在物物相联的物联网环境当中,感知终端作为重要的结构组成部份,国内的传感器技术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物联网产业的推广与应用。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市场规模达到了3650亿元。2013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业界普遍认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将进入新一轮快速发展的阶段。
物联网在国际上又称为传感网,这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
具体来说,就是通过安装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将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方便识别和管理。专家预测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将广泛运用于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就此诞生。
但在传感器设备领域,我国产业目前还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有关人士表示,目前国产的传感器芯片已经大规模使用,例如公交卡、酒店的房卡,以及手机近场支付等领域。但是,高频和超高频等高端芯片,如酒品和服装的标签,和国外相比依然有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技术突破。我国在低端的温度、湿度传感器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比较高端的传感器方面,尤其是那种将感知、传输和处理集成到小尺寸芯片中的高端微机电系统方面,和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而在传感器领域发展遇阻,也对我国未来一段时间的物联网产业推广造成相当大的困扰,如果用国外产品,在安全性可能会有很多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