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香港的奶粉“限带令”,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全国两会上的热词,不少市民都希望,国家及各级政府要加强监管,建立相对统一、集中的专业化监管体制,保障食品安全。
全国“两会” 食品安全备受市民关注
在南城一家大型肉菜市场,每天供应的鲜蔬水果和肉食品等,不仅品种丰富而且质地新鲜,成为远近不少市民的集中采购地。
市民:“一般那个市场进入,市场都要经过检验的,所以我一般在市场里面买。”
市民:“一般是在固定的地方买,这样我自己放心点。”
食品安全问题频出 打击市民信心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市民对于大型菜市场和连锁超市销售的食品比较放心,不过,由于近年来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出,导致市民对很多食品的信任度下降。
市民:“加工的我一般都不怎么买,卫生方面总感觉到不到位。”
希望政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很多市民表示,保障食品安全,首先,食品生产企业要有责任意识,保证产品的质量。同时,政府部门也要加强监管,为市民把好食品安全关。
市民:“监管上要多注意,你想一下如果你管理不好的话,下面怎么能好,监管是最重要的。”
市民:“我觉得管理应该要提高一点,你说小孩子喝牛奶,不放心,还有什么能放心,觉得政府应该要监督生产过程如果生产过程中已经参杂劣质东西进去的话那就没有办法了。”
市民:“我们也希望做的更透明一点,包括 (食品生产)时间顺序、采源地址。这个做的更细一点我们就放心一点,因为我们作为消费者没有能力去控制,我们只能去挑我们认为合适的,像这个监管我们做不到,只能靠有关部门。”
多头管理导致监管效率低下
其实多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没有人管,从“田间”到“餐桌”、从养殖加工到市场流通的每一个环节都设有“重兵防守”,农业、工商、卫生、海关、质检、药监等部门都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但现实中,很多时候正是由于多头管理造成了监管资源的浪费、推诿观望、责任不清和监管效率低下。 希望建立专业化监管体制 对此,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人大代表都建议要建立相对集中、统一的专业化监管体制,改变多头管理的状况,组建一个相对独立的食品安全监管行政部门和监管系统,行使除初级农产品生产之外,还要对食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链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管职责,实现从多部门分段监管到单部门分类监管的体制转变,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