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与机遇并存 智慧城市建设不可一蹴而就

   日期:2013-03-05     评论:0    

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创新2.0)环境下的城市形态。智慧城市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Lab、Living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营造有利于创新涌现的生态,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智慧城市成近来两会热议话题,有关专家指出,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可一蹴而就。

智慧城市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

1、国外智慧城市的发展

国外的智慧城市,可以谈谈美国、瑞典和韩国的智慧城市,2009年9月,美国中西部爱荷华州的迪比克市与IBM共同宣布,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一个由高科技充分武装的60000人社区,完全实现了数字化,将城市的所有资源都连接起来。用IBM的新技术将水、油、交通等等都连接到了一起,可以很聪明很智慧的为市民服务,满足市民的需求。

瑞典的智慧城市主要体现在智慧交通系统上的建设,有很大的成就。原先的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交通拥挤非常严重,在2006年初宣布征收“道路堵塞税”。在道路上设置了十几个的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以及激光等高新技术,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然后自动的对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进行收税。通过这个技术对进出车辆进行收税后,大量的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排队的实际也下降了 50%,交通废气的排放量也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

韩国的智慧城市也建设的甚好,当然,这些都是要以网络为基础的,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不仅可以方便的实现远程的医疗、远程的教育等事情,还可以很高效的控制自己房间中的能耗。这样的好处就是,需要看病的市民再也不用忍着病痛还要赶赴医院了,医生可以通过专门的装置可以不在病人身边就了解病人的基本身体状况。

2、国内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据了解,广州3年200亿打造国内领先4G的智慧城市。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广州举行了“建设TD-LTE网络助力智慧广州”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广州市市长陈建华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共同见证签约仪式,副市长王东和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副总经理郑川分别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市政府秘书长周亚伟主持了签约仪式。

根据协议,广州市政府和广东移动互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从三个方面推进TD-LTE建设和应用。主要是合力推进TD-LTE网络建设,给智慧城市构建良好的基础网络,而且在2015年前广州将投入超过200亿元,建成全国最大的TD-LTE网络,让wifi信号实现广州的全覆盖,同时,这也是为智慧城市提供一个有保障的网络基础。智慧城市有了良好的网络基础后,也就是真正的落实应用方面了,诸如重点推进智慧城市的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社区等等。智慧城市建设良好,也要考虑到智慧经济的发展,因而,广州还提出了建设打造TD-LTE产业集群,促进创新驱动的智慧经济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挑战与机遇并存

1、机遇

事实上,自2004年国家提出创建平安城市以来,对该项目的总投资超千亿。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政法委员会、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入开展平安建设的意见》,到2005年年底,平安建设已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面展开。此外,多个省市还先后出台《2006年-2010年平安建设纲要》。无论是政策方面,还是在资金投入方面,全国平安城市项目得到了国家的有力支持。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平安城市建设从科技强警战略和“3111”试点工程两个大项目开始,第一批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历时两年,21个示范城市建设政府投资近55亿,社会各界投资近百亿;2006年第二批38个示范城市的直接和间接投资超过200个亿;截至2008年第三批科技强警开始建设,示范城市总量已达到180 多个。在此期间,“311”试点工程也在飞速地进行,2005年第一批22个示范城市总投资在150亿以上,2006年第二批启动了66个地市以及下属 419个市、县和街区,总投资也在百亿以上。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生物识别专家苏光在北方区域论坛中提到大公安部投入2000 多亿,实现公安全国的联网。为了实现这点,全国安防系统标准也相应在2012年6月1日推出了一个GB/T28181关于联网系统的交换、控制、传输等技术规范。为实现联网做了一些准备。可以说在全球经济不太景气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的安防注入了一支很有活力的兴奋剂,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福音也是很好的挑战。

2、挑战

谈到挑战,要实现整个平安城市大联网并非一蹴而就。业内人士表示模拟系统升级为高清系统将会是一笔巨大的投资。此外,还涉及平台之间的信息整合以及信息存储问题。各平台相互之间要实现完全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图像共享还尚需时日。

兼容性和吞吐量或成绊脚石目前,要实现整个平台的共享还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其中压力主要来自于两方面,首先是平台的兼容性,就国内网络高清产品而言,不同的安防企业在制定通信协议时都采用了自己的解决方案,而各个企业的产品通信协议一般情况下都不兼容,国内企业的各个通信协议都存在这个问题,但令人欣喜的是,在解决兼容性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标准。6月1日,《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平安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有了新的规范。虽然有详细的标准出台,但是标准的实施和推广尚需时日。采用网络高清产品在产品兼容性问题上需要各个环节全部打通。另外,整个后端的存储和吞吐量问题也是制约互联互通的重要因素。其次是网络传输,要实现网络监控实用性,多数以高清视频监控为主,而高清图片一个就在6兆左右,以目前国内的宽带费用来看,是支撑不了。

在网络带宽吞吐量方面,要实现各地之间的互通问题,解决网络带宽和各地存储问题也面临着重大考验。尽管国家正在推行宽带工程战略,但是目前的情况下要实现几万甚至几十万路的视频同时调取和查阅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无线移动网络的带宽限制问题:目前国内的无线移动网络监控,主要应用CDMA、基于GSM的GPRS技术,以及基于公网的CDMA/GPRS技术。受带宽限制,影像质量有限,即使采用多路捆绑技术,一般最多也只能达到CIF级别的清晰度。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不建议采用CDMA/GPRS技术,因为虽然可以满足实际传输容量的需要,其传输稳定性仍需提高。这是因为CDMA的传输与它的覆盖有关,信号覆盖不好的地区效果很差,信号覆盖好的地区效果很好,也就是说,同样一套设备,在深圳用得很好,到广州就可能不好用。即使某个地区信号覆盖很好,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若公网信号异常忙碌,在运营话务优先原则下,影像传输就得“靠边站”。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曾剑秋认为,目前我国无线城市建设还处于初期,网络不够成熟,很多城市已经开通的WiFi信号不稳定,这与无线城市现有的运营模式有关。他认为,无线城市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一个成熟的运营模式,无线城市最大的障碍在于高额的建设和维护成本难以收回。

平安城市大联网,有效实现视频监控系统的互联互通,将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视频监控行业的规范程度,也将掀起新一轮平安城市建设热潮,其中需要客服的困难不能小觑,安防企业任重而道远。

智慧城市建设需循序渐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邦,为了更好地生活留在城邦”。随着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城镇化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开始追求更多,在这些需求的驱动下,也就慢慢衍生了社会的发展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人类对自己生存环境的改善和升级的脚步从未停止过,人们追求美好,追求精神上的满足的愿望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越发的强烈。

智慧城市的提出绝不是噱头,更不是盲目的跟风,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产物,中国市长协会副会长陶斯亮近日分析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城市是否已经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城市当前的智慧度如何,城市建设是否有足够的人才支撑等,都是目前比较紧要的问题。是的,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是一时的功夫,而是一个长远的发展过程。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国外都是以智慧小区开始的,在我国建设的而是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的建设绝不是一时的投资,一时的建设就能完工,我国的智慧城市建设还没能够做到像国外那样普及,也没做到像发达国家那样的成熟和完善,因而,我们国家的智慧城市要从我们现在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进行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将智慧城市建设的更加“稳当”,基础打好了,以后的发展自然就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