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智能交通的发展,到2015年,深圳将实行智能公交都市大交通战略,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专项公交协同、辅助公交参与的智能化大公交发展新格局。智能交通建设成为深圳“十二五”规划纲中构建智慧城市蓝图的重要一环,是城市迈出绿色化国际化步伐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深圳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据,探讨智能交通产业方向及其应用趋势。
产业:企业唱主角
1、合作系统成趋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与智能交通相关的新技术,如智能导航便已开始出现,但对于如何在实际中有效地集成应用这些技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深刻的认识。直到最近5年,人们才慢慢进入能够将这些解决方案集成,进而形成系统的时代。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王笑京说,这从近几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会议议程的变化中可见一斑。
2008年,第15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在美国纽约举行,此次大会除了举行全体大会,还举行了各种科技会议和专题会议共142场,其中,与基础设施和交通管理有关的53场,占会议总数的约37%;而2011年在美国奥兰多举行的第18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共举办各种会议152场,与基础设施与交通管理有关的下降至44场,所占比重也降至28%。与此同时,与环保和合作系统相关的会议所占的比率则由56%增至近70%。
这些数字变化显示出:如何让出行快捷依然是智能交通的重要研究领域,但人们对其关注程度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安全、环保和人车互动已经成为新的热点,智能交通系统变化的大趋势是在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人、车为主体的合作系统发展。
2、企业唱主角
当然,智能交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仅限于此,比如在服务方面,一个鲜明的动向便是不依赖政府的交通服务,呈现出迅猛发展态势。“之前,交通服务多为政府主管,但其服务效率并不算高。而当政府服务不足时,有些企业便开始开展自己的信息服务。巨大的市场潜力是企业不遗余力发展智能交通的动力。”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斌说。
李斌表示,目前欧洲已经出现了专门从事汽车信息服务的公司,这些公司已有几十万至上百万的汽车用户。通过这些用户,相关企业便基本可掌握欧洲大陆的交通情况。日本也有类似的私营企业,同时,这些私营企业所掌握的信息还与政府信息在数据交换平台上实现了共享,两者共同工作。
而在国内,早在2007年于北京召开的第14届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丰田汽车就曾作过相关演示。“如果你询问到国贸怎么走,不需经过政府部门的系统,丰田公司便能给你解答。”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工程师宋向辉表示,目前宝马、奥迪、丰田等国外汽车企业都在从事相关研究,这不论对于政府还是国内车企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企业在智能交通舞台上唱主角,助推了世界范围内智能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
效用:智能交通点亮智慧城市
当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加快,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能社区、智能家庭等一系列智慧应用快速普及,不断拓展信息消费市场空间,并将引起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大规模投资,为扩大新一轮消费和投资需求提供了难得机遇。
当前,城市发展借助信息技术呈现新动向,建设“智慧城市”路径日渐清晰。城市基础设施、城市管理、城市服务、城市运行都在进行着革命性创新。特别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智能交通、智能管网的建设和发展,加速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启动了新一轮信息领域的投资热潮。
以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管网为例。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已成为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电网、交通、管网等基础设施智能化将产生大量投资需求。“十二五” 期间,预计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2860亿元,智能交通累计投资规模将超过2000亿元。水、气、暖等城市管网的智能化、感知化也将带来大量投资需求,仅城市供水设施更新改造,未来3年投资就会超过8000亿元。
外力:车联网产业链成功助推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车联网这一新兴概念正悄然兴起。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加上物联网这个新兴产业在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大力推进,车联网将会在今年的发展中一帆风顺。预计“十二五”期间,随着车联网产业链的成熟,将助力智能交通管理和和谐城市建设。
车联网的核心,是利用传感器技术、移动互联技术、智能计算技术,发起对道路的全时空控制。该技术的最终预期是实现道路交通的“零堵塞”、“零伤亡”以及 “极限通行能力”。该技术具备四大功能,交通拥堵控制、交通安全控制、交通信息服务和商业运营服务。车联网由如下几个层面组成:最底层是智能交通系统,提供整个车联网需要的基础设施;第二层是车联网的核心——智能互联车,和互联网相连;第三层是车联网服务,例如安全服务、紧急救援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