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气象。大年初一,记者来到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探寻节日期间我国中继卫星管理控制的新景观。
提起变化,卫星控制室副主任仇梦跃如数家珍,掰着手指头一连道出3个“新”:
新阵容——与去年春节相比,我国中继卫星系统已迈入全球组网运行阶段,管控的卫星数量增加了,任务值班人员却由22人缩减至7人;
新软件——随着卫星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和综合显示软件投入使用,实现了对中继卫星24小时不间断“体检”;
新效果——遂行任务准备时间由原来45分钟缩短至17分钟,应急时间减少了28分钟。
边走边看,边闻边思,记者跟随仇梦跃来到卫星长管机房,现场体验“创新驱动发展”给科研人员带来的“幸福感”。
诺大的机房内,只有两名值班员守候在电脑旁。机房前方的卫星监视屏上,一组组飞行参数和运行曲线闪烁跳动,扬声器里不时播报着每颗卫星的运行状态。
“通过建立稳定可靠的自动化运行模式,系统内上百套设备均实现了‘有人值守、无人操作’。以往一群人目不转睛紧盯电脑屏幕,生怕漏掉任何一个异常数据的场面不会出现了。”值班参谋丁华由衷感叹。
据介绍,中继卫星被科学家形象地称作“卫星的卫星”。其主要功能是进行空天数据中继,相当于把地面测控站搬到距地36000公里的太空,为卫星、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具有“站得更高、看得更远”的优势。
中继星经天纬地,航天人信心满怀。北京空间信息中继传输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黄惠明对记者说:“创新,是中国航天事业持续发展的灵魂。这些新变化说明,卫星长期管理已实现从经验型到智能型的跨越!”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随着任务计划实施流程和捕获跟踪控制策略的不断优化,中心遂行任务能力越来越强,任务管理越来越精细,任务准备越来越周全……
“这意味着,如果翱翔太空的中国航天器一旦遇到意外,我们完全能够更快捷更有效地为飞控决策和应急处置提供可靠保障。”说这话的时候,黄惠明满脸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