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伊始,自动化市场似乎又迎来一股充满凉意的暗流。在各大应用行业的需求趋势再次迎来不乐观前景的当下,众多自动化产品与解决方案供应商再次开始为一场“破冰之旅”着手准备。
其实,对三年前的那场经济危机,自动化业界的不少人还记忆犹新,这也使很多人在再次面临不明朗的市场前景时,多了一份沉稳和从容。
面对产品新需求的减少和更严苛的市场门槛,有的企业在高性价比产品市场频频发力,调整原有的产品结构;有的企业结合自身产品的特点和优势,将目光投向了充满需求的新应用、新行业;还有的企业选择了大力发展增值型自动化服务,积极弥补产品销售方面的下滑……
由此我们也看到,这场自动化业界的“破冰之旅”,不仅仅在打破市场冷冻的冰层,更是在打破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上的“冰层”。立足当前,展望长远,才是这场旅途的真正意义。
高性价比:红海?蓝海?
很多人还记得,从2011年开始,一些国际自动化品牌陆续开始放下身段,久违地将目光集中在高性价比自动化产品市场,其中一些产品营销的典型案例,还在业界掀起过一阵阵不小的波澜。这种态势在OEM自动化市场尤为显著,一些品牌在新推出竞品上的碰撞甚至铿铿作响。
很难说这是“破冰之旅”的某种开端,但当行业需求的下滑还未来袭之时,一些国际品牌已开始如此高调地转变策略,也许的确是提前嗅到了市场的阵阵凉意。在这方面,西门子对其一系列高性价比产品的造势可谓先声夺人,从其SmartLine系列触摸屏,到随之而来的S7-1200?PLC、宜控系列工控机等,吸引了业界的无数目光。这方面的另一个典型是施耐德电气,近一段时期内,其在变频器、触摸屏等多条产品线上也屡屡推出高性价比特点明显的新品,并以这些改良型产品为基础,打造出“ChinaforChina”的高性价比优选自动化解决方案。
事实上,在很多中小型自动化企业较为专精的细分产品领域,这样的趋势也在逐渐渗透。以之前侧重在高端领域应用的视觉产品为例,随着竞争的不断升温,“高处不胜寒”这一形容词已完全不再适合描述这一领域的市场状态,供应商越来越多地在新产品的布局上考虑性价比因素,进以更好地在食品饮料、包装等行业展开竞争。
对此很多人认为,自动化低端市场的竞争早已十分激烈,甚至已被一定程度上的价格战染成红海。但也有人认为,高性价比并不等同于所谓的低端市场,这一竞争的关键更侧重于在高品质、高性能与低价格之间的平衡,尤其是在很多国际厂商扩充本土化产能的背景下,这样的平衡有了更大的可操作性,也有助于打破其“高高在上”的思路,甚至激活了一些“闲置”的市场。而对于很多从一开始就局限于价格竞争的企业,其单纯依靠低价格生存的思路也不得不随之转换。
所以,这样的“破冰”破的不仅仅是当前市场需求的坚冰,也将打破未来产业竞争格局的坚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