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空气质量最差的五个城市依次是石家庄、邯郸、保定、北京、长春,其中前三个城市同以污染指数500并列第一,北京498"屈居"第四。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指数在300以上就属于重污染,在100以上,就会开始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了。至于罪魁祸首PM2.5,前天晚上,北京西直门北的监测数值一度高达每立方米993微克,是可以被定义为"污染"的每立方米75微克的将近12.5倍。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顾名思义,这些看不见的杀手可以潜伏进我们的肺部,甚至融入血液,诱发或加重炎症。严重的,甚至会造成主神经紊乱,并可直接到达心脏,发生心肌梗塞。难怪大家都调侃说,这两天都变成人肉吸尘器了。
大家目前最迫切地想知道的问题是:这雾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散?我们什么时候才敢狠狠地吸上一大口新鲜空气?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马学款分析认为,中东部地区的听众朋友们恐怕还得再忍一忍。
马学款:华北平原,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北部以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在夜间到上午时段仍将出现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16日开始,有一股冷空气自北向南逐渐影响我国东部地区,所以16日开始,中东部雾霾天气会有一个自北向南逐渐减弱的过程。
北京的情况也差不多。昨天下午,北京市环保局环境监测中心就未来北京空气质量预报进行了汇商。主班预报员、高级工程师孙峰介绍,从16日开始,污染情况将会完全好转。
孙峰:15日的空气污染可能还是比较重,主要污染物还是PM2.5,就是细颗粒物,污染水平8.5级,重度污染,这么一个水平,然后这次污染过程比较长,真正的好转是在15日的夜间,就是有一股比较强的冷空气开始影响本市。所以说15日夜间的话北京地区基本上都转北风了,而且北风比较强,等于到16日白天的时候这次污染过程基本就结束了,我们预计到16日的话污染水平应该是在2级,应该是良好这么一个水平。
16日,还有两天,咱们算是有点盼头了。不过在那之前,我们不得不问上一句:雾霾雾霾,雾可以怪天灾,可这霾,就得算是人祸了。咱就说北京吧,北京有超过520万辆机动车,每天要排放多少尾气?北京又有多少工地在同时施工?冬天供暖,又有多少煤同时在燃烧?当然,这些因素都是城市的必需品,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找出更高效能、低污染的运转方式。
从今年开始,北京开始实施《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可以说,眼下把北京罩得喘不过气来的大雾,正是这个方案的第一次实战。那么,在昨天下午的这次会商当中,有关部门拿出了怎样的对策呢?
据了解,其实这个会商以及随后的信息发布,正是《应急方案》中对环保局职责的要求:“监测空气质量,并预测与发布”。
昨天下午,北京市环保局发布《北京市空气重污染日应急方案责任分解表》。这份分解表中对北京市教委、环保局、住建委、交通委、卫生局等十三个政府部门和各区县政府都提出了明确细致的要求。比如此前广受关注的“公务用车带头停驶”就明文指定由市交管局负责实施,对北京市经信委的要求则是协调落实重污染日工业企业污染减排措施。市住建委负责督促施工单位控制扬尘乃至责令停止土石方作业。
昨晚,北京市环保局官方发布北京市环保监察总队从11日开始的督查情况:54家企业减排30%,28家施工工地停止了土石方作业,北京现代1月13日停产一天,北京水泥厂停用1日水泥窑生产线。
按照分工,北京市交管局将负责落实公务用车带头停驶的措施。不过眼看着这路上的车一点也没见少,我们还是想说一句,明确了分工,那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如何保证这些公车真的停驶了?怎么确认这30%的任务真的完成了?老百姓又通过什么途径实施监督?虽然雾霾凶猛,但是这些问题可不能让老百姓雾里看花,这些都是让好政策带来好天气的必要步骤。
除此之外,从11日开始,北京市环保局的官方微博"环保北京"就开始频繁的更新,内容包括空气质量预报、生活提示灯等等。大家可以在那找到最新的空气质量信息。再来说说全国其他地区。跟北京相比,各地的预警措施具体有哪些内容?又有什么不同?
河北各地采取相关措施应对:石家庄环保部门加强空气日常监测并及时向公众发布动态监测信息;在天气条件具备的情况下采取人工降水、增雪等措施;加强对空气污染企业监测。
石家庄市环保局新闻发言人牛新国:环保局加大对燃煤企业,主要是钢厂、热电厂的污染治理设施的巡查,以确保污染处理设施达到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来降低污染,全市环保系统对煤堆、料堆、灰堆加大日常的检查,做到全覆盖,以降低扬尘污染。
邢台公交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优先保证燃气车辆上路行驶。
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栗强:我们要求各分公司所有燃气车辆全部上路,加大发车频次,替换现有运行的燃油的车辆,车辆安全维护放在晚上进行。
环卫部门全部改用机械化吸尘式清扫,减少粉尘污染。
邢台市环卫处赵超:主干道每天洒水不少于4次,6台清扫车全部上路,24小时作业。禁止焚烧树叶、垃圾等废弃物。
山东多地连续多日空气质量为严重污染级别。环保部门紧急部署,要借力PM2.5等监测指标倒逼大气污染治理。
济南市环保局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处处长钱毅新:把这个关口再往前移了一步。燃煤总量控制住了,污染物产生量也就控制住了。
到13日,南京已经连续8天空气重度污染。南京市环保局和气象局今天凌晨做好人工降雨准备,缓解空气污染,但由于降水区域偏南偏弱,作业计划没能实施,两部门表示还在随时待命。
南京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喻义勇:我们也还是做这方面的努力。一直要到16日,冷空气到达南京以后,大风可能会使污染状况有所改善。
咱们就来看看正牌的"雾都",确切地说,是"前"雾都伦敦的做法。因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即使面临着机动车开始普及等新的挑战,伦敦的雾天也已经减少到每年10天以下了。
1952年,伦敦出台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规定在伦敦城内的电厂都必须关闭,要求工业企业建造高大的烟囱,加强疏散大气污染物。还大规模改造城市居民的传统炉灶,减少煤炭用量,逐步实现居民生活天然气化;冬季采取集中供暖。
另外,建立强大的公共交通网络、控制私家车发展,整治交通拥堵,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等等,也是伦敦甩掉雾都帽子的重要功臣。另外,伦敦随处可见的大片绿地,也是他们的秘密武器。一句话,想没雾,多种树。
生活在60多年前的伦敦的人们,也许想象不到,曾经的雾都能变成这样一座焕然一新的城市。伦敦能做到,北京没有理由做不到。当然,这需要时间,更需要耐心。不过,这不意味着大家只能靠个画饼来充饥。改善环境,需要政府部门和我们一起努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在平时,落后的产能有没有关停?机动车发展有没有规划?城市这张大饼真的是摊得越大越好吗?是不是根据城市的资源和承载力科学规划的?在雾霾来袭时,扬尘的工地有没有坚决查处?上街的公车有没有坚决拦下?违规的工厂有没有坚决关停?这都是必须做好的工作。
那么大雾又给咱老百姓提了什么醒呢?打开微博,到处都是对雾霾天气的抱怨,这也是人之常情。不过抱怨完了,我们扪心自问一下,这漫天的雾霾,有没有一粒来自于我们?当您走路一刻钟就能到单位,您有没有一时犯懒还是握起了方向盘?微博上,当您转发迷茫一片的北京城的照片时,您是在告诉您的朋友们少开一天车,还是在做丝毫没法驱散大雾的谩骂?当雾霾散去,一起又是新的开始,美丽中国,由每个人共享,更要由每个人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