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日前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国家电网公司继特高压交流和直流示范工程之后,建成投运的第三个特高压输电工程。
长期以来,受能源资源禀赋影响,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但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已迫在眉睫。据统计,我国80%的水能资源分布在四川、云南、西藏等西南部地区,风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东北等 “三北”地区和东部沿海,而能源需求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和华东等 “三华”地区。能源资源与中东部能源消费中心的距离一般在800~3000公里。如何将能源资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到目的地,成为一道难题。
综合效益突出
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郑宝森介绍,特高压输电具有五大优势:可以提高输送容量,增大送电距离,降低线路损耗,节省工程投资,减少走廊面积。国家电网新闻发言人张正陵打了个比喻, “特高压好比是高速公路,传统的500千伏和200千伏电网可以比作国道、省道,低压的配电网可以比作是县道、乡道。”
据了解,1000千伏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是世界上第一个投入商业运行、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流输变电工程。该工程于2006年开工建设,2008年12月全面竣工,2009年1月投入商业运行,目前运行情况良好。
2010年7月8日,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自主建设的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入运行,途经四川、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浙江、江苏、上海等8省市,四次跨越长江。该工程运行至今,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国家电网公司直流建设部主任刘泽洪介绍,四川锦屏—江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送电量约36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原煤1680万吨,并减少排放二氧化碳3240万吨,对于解决四川电力“丰余枯缺”的结构性矛盾,满足东部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用电需求,缓解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具有综合效益。
实现软硬件全面突破
这些投运工程屡屡突破特高压输电的世界纪录,推动民族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刘泽洪介绍,锦屏—苏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首次实现了由国内负责特高压直流工程的成套设计,所有换流变以国内为主研制供货,首次应用国产化换流变套管,实现了从元部件到装置、系统,从硬件到软件的全面突破。
国家电监会副主席王野平表示,我国的电力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要提高资源运行能力。特高压输电技术稳步推进,将服务国家的节能减排战略。
中国工程院院士薛禹胜表示: “特高压技术是世界能源输送方式的重大变革,将对人类高效、绿色、安全使用能源产生深远影响。”有关专家还表示,发展特高压输电,一方面,将各种清洁能源大规模、远距离输送出去,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安全利用;另一方面,改变我国能源运输方式,在煤炭主产区加大坑口电站建设力度,加快发展输电,促进煤炭基地高附加值电力产品的出口,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仅以山西为例,输煤输电两种能源输送方式对山西GDP的贡献比约为1∶6,就业拉动效应比大约为1∶2。
据介绍,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立足自主创新,推进特高压电网规划、科技攻关、设备研制、工程建设和调度运行等工作。目前,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同塔双回交流、哈密南—郑州、溪洛渡—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正快速推进。
郑宝森说,未来5年,国家电网将建设 “三纵三横”特高压交流和11回特高压直流,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2亿千瓦,将形成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蒙电外送、疆电外送和西南水电外送的资源优化配置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