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市场前景或在于“决心”

   日期:2012-12-10     评论:0    
核心提示:在光伏电池领域,薄膜与晶硅一直是一对冤家,通常情况下从事上述两种技术路线的企业相互掐架,质疑对方的发展前景。但令人遗憾的是,薄膜与晶硅在中国光伏领域都没有站住阵脚,一个规模大却苦于无处消耗,一个受损小却未带来规模化效应。

或许是因为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疯狂,或许是晶硅光伏电池持续的不景气,让行业格外的思念过往,总之被光伏行业遗忘的薄膜光伏电池近段时间成为了众人关注的焦点。在光伏电池领域,薄膜与晶硅一直是一对冤家,通常情况下从事上述两种技术路线的企业相互掐架,质疑对方的发展前景。但令人遗憾的是,薄膜与晶硅在中国光伏领域都没有站住阵脚,一个规模大却苦于无处消耗,一个受损小却未带来规模化效应。所以薄膜与晶硅根本不存在路线之争问题,因为整个行业还是在摸着石头过河,谁能笑到最后还需继续观察,毕竟市场是检验技术路线可行性的惟一试金石。

 

2007年左右,多晶硅价格高达500美元/公斤,相应的晶硅电池成本极高。与此同时,薄膜电池虽然转换效率低,但其成本也低,引起了许多投资机构和光伏厂商浓厚的兴趣,薄膜电池由此进入研发高峰期。目前已经能进行产业化大规模生产的薄膜电池主要有3 种:硅基薄膜电池、铜铟镓硒薄膜电池(CIGS)、碲化镉薄膜电池(CdTe)。但是,仅仅几年多晶硅价格从500美元/公斤降至不到20美元/公斤,晶硅电池制造成本骤降,薄膜电池特有的成本优势也就不复存在。失去成本优势,加之较低的转换效率,薄膜电池渐渐失宠,晶硅电池则乘势而上。

光伏行业发展到今天,晶硅光伏电池产业化造成了产能过剩、价格暴跌、利润下滑等诸多问题,使得晶硅光伏企业迫切需要转型,于是薄膜再次被提上日程。可以说近段时间兴起的“薄膜热”并非薄膜电池技术发生改观,主要是“晶硅冷”带来的结果。

[pagebreak]

薄膜电池空间尚存,前途未卜

根据李河君的描述,薄膜电池弱光发电效果好,对光照角度也没有晶硅电池要求高,特别适用于屋顶等分布式发电领域。同时,不在“双反”之列的薄膜光伏电池,将填补晶硅电池因双反留下的市场空白。汉能声称,薄膜电池平均10%的转换率实际上相当于晶硅电池17%~18%的转换,因为薄膜电池对光照角度要求不高,即便是阴天也可以发电。此外,从成本方面看,目前晶硅电池组件售价约为3~4元/瓦,汉能薄膜电池在性价比上已经能够与晶硅电池相媲美。薄膜电池是否真的具备上述优势暂时不得而知,但从多个薄膜光伏厂商退出市场的状况来看,薄膜电池暂时的发展前景不是非常乐观。下面,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薄膜电池的市场现状。

正面代表企业:Firstsolar

Firstsolar2012 年第三季度净盈余8790万美元,虽不如去年同期的1.965亿美元,却远强于中国多个一线晶硅电池企业。Firstsolar的现状不能代表整个薄膜电池领域,因为其技术优势明显。该公司利用薄膜技术已成功将电池片的平均转换效率从11.7%提升至15%,并投入到大规模化生产中,这是许多破产的薄膜电池企业所不能比的。薄膜电池技术含量高,需要摸索和改进的空间大,稳定的核心技术团队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极其重要。所以,任何欲进入或已经进入薄膜电池领域的企业,要想复制一个Firstsolar是很难的,或者说短期内根本不可能。

反面代表企业:Konarka、欧瑞康、应用材料、无锡尚德

美国知名的薄膜电池技术性领导企业Konarka公司今年6月初申请破产保护,理由是无法获得资金和订单支持,财务状况陷入危机。Konarka公司成立于 2001年,团队成员都是光电领域里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艾伦·杰伊·黑格。 Konarka的光电塑料电池效率只有8.3%,虽然曾获得美国政府650万美金支持,但Konarka电池转换效率仍难以突破10%的效率。

[pagebreak]

薄膜光伏电池设备供应商欧瑞康2012年3月份宣布,将太阳能事业板块整体转让给日本半导体生产设备供应商TE,着力发展规模较大、表现较强的业务领域。而另一看好薄膜电池前景的大牌企业美国应用材料早在2010年下半年,就宣布退出非晶硅薄膜电池设备生产行业。

同样遭受“杯具”的还有中国光伏龙头企业无锡尚德。2010年无锡尚德关闭正在建设中的薄膜电池厂。无锡尚德CEO施正荣多次表示,薄膜电池不具备竞争性,因为转化效率太低。2011年底,光伏业内传言,尚德此前一直处于秘密研发中的碲化镉电池已进入最后阶段,如无意外,将于明年实现量产,但至今没有下文。根据尚德内部人士透露,当时Firstsolar碲化镉电池的转换效率可达11%~12%,实验室水平在13%~14%之间,而尚德碲化镉电池转换率只有 8%,一直没有突破10%。该人士同样表示,碲化镉电池技术是Firstsolar研发多年的成果,其他企业很难介入,更难寻求短期内有大突破。

回顾薄膜光伏电池的发展史,可以说除了Firstsolar外,许多薄膜电池厂商虽使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方法,但似乎所有厂商的命运一致,要么关门要么亏损。薄膜电池技术壁垒高,生产企业少,并未形成较强的竞争格局,仅是几个实力强大的企业在孤军作战。因此,薄膜电池肯定仍有探索和改进的空间,但并不代表这就是光伏产业新的发展方向。毕竟,薄膜电池的诸多优势仍处于理论阶段,没有大规模的应用,也就很难去检验最终的使用效果。

如此高的技术壁垒,如此捉摸不透的市场前景,注定“薄膜热”仅仅是暂时的,在财务危机恶化的大背景下,没有哪个晶硅企业敢冒此风险,加大对薄膜电池市场的研发投入力度。晶硅电池经过多个企业数年的强力研发,其技术上升空间已经有限,而薄膜电池并未形成行业“全民”探索的局面,因此其理论优势将被放大,博得众人的眼球。

汉能掀起的薄膜热潮令人不解,但笔者却极其钦佩。许多对于薄膜电池的质疑同样缺乏实践支撑,而且薄膜电池起步较晚,研发空间尚存,如果因为短期内暂无成本优势便抛弃,对行业来讲是一种损失。汉能的疯狂和执着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薄膜电池的存在时间,从这个角度看,汉能对光伏行业有很大贡献,或许如同尚德、赛维一样,它能成为薄膜电池领域的一个带路者。

[pagebreak]

两条路线都遭遇市场障碍

行业人士可以对薄膜光伏市场的未来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即假设现在的薄膜电池市场产能与晶硅对等,成本比晶硅还低,转换效率与晶硅接近,则薄膜光伏市场就一定强于现在的晶硅市场,真正引爆一场绿色能源革命吗?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不管薄膜还是晶硅,短时间内没有政策扶持和国家补贴,都将缺乏后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政策方面的障碍,如补贴难、并网难、体制僵化、利益纠葛等对光伏行业造成的影响远大于行业本身。换言之,当薄膜电池的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无处消耗之时,其将与晶硅遭遇同样的市场障碍,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这种障碍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发电成本高,二是难以寻找合适的发电屋顶。

首先,不管薄膜电池发电成本如何降低,其都很难与火力发电相比较,仅靠国家层面的补贴不足以满足电网企业追求高利润的目标,电网企业对其存在抵触心理是必然结果。同时,薄膜产业规模远不如晶硅领域,势单力薄,企业方面缺乏与电网谈判的砝码,产量和产能方面更是无法“绑架”行业协会和国家部委,其政策扶持方面只能沾晶硅电池的光。

其次,寻找合适的光伏发电屋顶是薄膜和晶硅共同遭遇的障碍。分布式发电系统是未来中国光伏行业的主流发展方式,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分布式在中国的发展不会一帆风顺,最大的阻碍就是很难寻找合适的安装屋顶。在现有成本下,光伏电站业主需要一次性为20年的电费买单,而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才3年,即便发展前景好的企业也难以保证存活10年以上,所以鲜有企业会为降低电费支出,而从长远考虑主动安装光伏发电。

经过行业过热的洗礼,光伏人士变得更加的理性,产品再好那都是理论数据,市场障碍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薄膜电池能热多久,只取决于自身在脱离补贴的背景下,能否为电网企业、电站业主和普通市民带来实惠。低成本才拥有发言权,才是理顺中国发电市场机制的前提。展望光伏行业的未来,晶硅有多冷,薄膜有多热,都是未知数,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