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骗补检测乌龙 第三方检测机构迫待规范

   日期:2012-11-26     评论:0    
核心提示:10月28日,江苏质检院在官方网站发表补充声明,承认报告确实存在问题,称工作人员错误地把能效报告的检验时间填在了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日期栏”中,承认检验地点不符国家规定,且不符合“第三方”要求,愿意重新检验。

  2012年10月,日出东方太阳能“骗补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引发了许多企业和百姓的关注,经过多方的调查,江苏省质监局23日发布通报,给予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警告处分,暂停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验项目计量认证资质6个月。事到如今,关于太阳能骗补事件已经告一段落,但是检测检验机构的诚信问题却受到了很多人的质疑。

  从奶粉香兰素检测到方便面外包装荧光剂超标,从DQ冰激凌菌落超标到国产葡萄酒农残超标,检测乌龙事件层出不穷,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企业坚称没有问题——检测方公布检测结果错误,产品达标,这样老套的检测乌龙剧情在每个行业都上演着,太阳能骗补门不过是换个方式出现的乌龙,这样的事件不断消耗着我们的信任,我们开始对检测机构出示的结果开始半信半疑。日前相关专家揭露行业检测结构内幕:一些检测中心因为利益关系,不接受消费者及消费者维权保护组织的检验申请,而消费者买到假东西之后即便检测其结果是不被企业认可的,他们也会以技术问题等理由来推脱。

  太阳能骗补门回顾

  10月16日,黄鸣在京首次“放炮”,质疑日出东方联合江苏质检院伪造质检报告,骗取节能补贴。随后日出东方和江苏质检院就此事多次发声明回应,黄鸣则继续质疑,并宣布向国家质检总局实名举报江苏质检院。

  10月28日,江苏质检院在官方网站发表补充声明,承认报告确实存在问题,称工作人员错误地把能效报告的检验时间填在了型式检验报告“检测日期栏”中,承认检验地点不符国家规定,且不符合“第三方”要求,愿意重新检验。

  10 月30日,黄鸣称,江苏质检院正是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才做出补充说明。他表示“江苏质检院的补充说明终于露出重大造假马脚,并不只是“日期错填”、“厂家检测”等错误。”皇明太阳能技术研发中心总监张立峰称,能效报告完成仅需1天时间,而日出东方向媒体出示的报告中显示的时长为4天,不可能是能效报告检测时间,江苏质检院对报告时间的解释仍站不住脚。

  江苏省质监局23日发布通报,决定给予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警告处分,并从即日起,暂停该院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验项目计量认证资质6个月;责惩该院开展内部整顿,严肃处理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该院相关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专家爆料:企业和检验中心存在利益关系

  太阳能骗补事件中黄鸣的质疑和举报得到了解决,可是普通消费者对产品质疑或者维权时却并不是如此顺利的得到解决,许多检测报告是不被厂家认可的,有些检测机构甚至不会帮消费者进行检测,使消费者没有投诉和维权的依据。

  中国保护消费者基金会打假工作委员会投诉举报办公室主任贾宁透露,各行业确实有一些牌子很大的检测中心,不受理消费者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的检验申请,因为很多的企业长期和这些检验中心存在着利益关系,企业是这些检验中心的“上帝”“财神爷”当然要“保护”了。最近,关于各行业官方检测机构的报告“乌龙” 事件屡屡发生,从太阳能产品到服装、食品。

  贾宁说:“很多消费者在买到假东西后去检验中心进行检测,但这些检测报告都是不被厂家认可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递去的东西也基本上不予检测,检测中心会以技术问题等理由来推脱。”

  检测机构监管不严 缺少相关政策约束

  什么是检测?检测是指定的方法检验测试某种物体(气体、液体、固体)指定的技术性能指标,适用于各种行业范畴的质量评定。因此检测结果对产品质量的判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检测机构主要是为产品提供认证,在检测过程中是怎样的角色呢?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检测公告对企业、市场、消费者的影响很大,这些频发的乌龙事件已经将消费者对检测机构的信任一点点消磨掉了,如果检测机构沦为企业的傀儡,那么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接连不断的检测行业乌龙事件昭示出目前我国检测结构的混乱,同时也说明检测机构迫切需要规范和标准,约束检验机构,使其能够严谨检测,更加客观、严格的监管产品质量问题。对于危及消费者身体健康的问题产品,敢于告诉消费者真正的检测结果。无端拒绝客户的检测需求和检测出现差错的都要进行处罚,建立一些强制性标准来规范检测行业。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