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市电气下一个十年,元芳,你怎么看?

   日期:2012-10-25     来源:百方网    评论:0    

  “经济运行数据都不太好看。”10月15日,柳市镇副镇长郑良斌接受记者采访时,面露难色,坦承当前电气产业处于低谷时期,政府、行业和企业正在合力寻求突围之路。

  郑良斌介绍,上半年以来,受国内外总的经济形势及目前房地产政策持续调控的影响,柳市经济增长出现明显下滑,因低压电器产业与房地产呈高度相关性,电气企业普遍存在资金紧张、融资难、生产成本上涨、企业利润下降、订单减少、开工不足等诸多问题,柳市企业正经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又一次严峻考验。

  “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品牌。”郑良斌说,当前困难时期,政府正在想方设法,加大“扶工兴贸”的力度,目的是要服务更到位、更完善,而一手抓质量一手抓品牌的“两手抓”,正是服务的重点措施。2012年8月27日,柳市镇政府接连出台了《柳市镇“十二五”品牌发展规划》、《柳市镇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质量强镇建设的实施意见》、《柳市镇镇长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等文件,高举质量和品牌大旗,重整电气产业。

  与政府部门筹划如何服务工业经济的同时,行业、企业也在积极寻求突围之道。10月18日,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温州市经信委以及人民电器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一场关于“电气产业如何突围”的座谈会,与会专家、电气企业代表纷纷献计献策,小至单个企业的脱困,大到整个产业的突围,形成了广泛的共识。浙江省电气行业协会会长、人民电器集团董事长郑元豹则强调,企业家行动“一定要巧,不能蛮”,心态要平,才能在危机中寻到企业发展的机会。

  松夏

  20年专注做电表

  在浙江松夏仪表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大夏的办公室里,新近授予的“浙江省进出口质量诚信企业”奖牌就摆放在待客区的茶几上,颇为显眼。这家成立20年的老企业,20年如一日地专注于做电表,一直将质量摆在首位。

  1992年,浙江松夏仪表有限公司成立,成为温州地区最早专业生产电表箱的厂家。2011年,企业年产值8千多万元,其中,国家电网招投标约占总量的60%,另外40%为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外贸出口业务。

  松夏与国家电网的渊源始于2010年10月在北京的国家电网首批集中采购。薛大夏回忆,首次公开招投标中,温州有5家企业参与电表的投标,最后仅松夏成为温州地区唯一一家首批盲样测试合格及中标企业。

  薛大夏说,企业一直重视产品的质量,首次在国家电网“露脸”便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这是对松夏产品质量的肯定。据悉,今年5月份,松夏又凭借质量获得了一个2千多万元的国家电网生产订单。

  专注做电表20年,松夏已发展成为温州地区最大的单一电能表生产企业之一。如今,松夏仪表每年还拨出销售额的3-5%用于技术研发,不仅企业内部聘请高级工程师,还与上海一研发机构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pagebreak]

  腾飞

  引领电表箱潮流

  在腾飞电器发展的十几年时间内,其产品已经历了5次升级换代。总经理朱海杰说,只有不断更新产品,才能保持“为客户定制电表箱模版”的自信。

  成立于1999年的腾飞电器,原来只是一家做电器产品的小作坊,凭开发新产品的过人胆识,逐渐做大。以电表箱为主的电气产品分为铁皮、不锈钢、塑料、玻璃钢、PC等材质。

  朱海杰介绍,每次更新换代,前期的投资都相当大,风险也很大,每一个种类的每一个系列都起码要投入上百万元的模具研发。“新的产品一经推出,都能在业内引起较大的关注,随之而来的就是跟风模仿,所以,我们只能不停地推陈出新。”朱海杰表示。这种“被迫”创新的另一种结果,就是颇有“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豪情。

  现在,腾飞正在陆续搬入新厂房,装修一新的大楼让腾飞的规模有了质的提升。而不断成长的腾飞,也更加注重企业品牌,用“诚信”保障企业发展,不仅保证生产质量,也保证供货时间。今年上半年,腾飞的产值已经突破7千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50%以上。

  恒一

  密谋“三方”升级

  最近,恒一气动有限公司董事长朱乐飞正在折腾他的办公室,不仅换壁画,还打算在门口摆上屏风。能让他有如此闲情逸致的,不仅是企业稳步提升的产值,还有苦练多时的“内功”已略见成效。

  恒一气动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气动执行元件、气动控制元件、气动辅助元件的企业,创建于2000年,目前有员工300多人,上半年产值4千多万元。

  过去一段时间,朱乐飞一直在密谋“产业升级”。让他感觉最明显的企业成长是员工的改变,升级内部管理之后,员工慢慢地适应了标准化的操作,责任意识也加强了。朱乐飞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以前产品的退货率为3%,现在减少到0.1%,而按时交货率从原来的90%提高到100%。

  与此同时,朱乐飞通过更新和引进300多万元的设备,让产品有了质的提升。越来越稳定的产品质量,也让企业对产品有了更充分的把握,价格定位也由低端向中高档发展。

  下一步,恒一气动还将提升销售渠道,摒弃低端的销售模式,进军高端市场。

  ■企业呼声

  对于银行单方面对企业抽资压贷的做法,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及时出面协调;政府需要组建一个汇集银行、工商、律所等机构人员的“专案组”,对问题企业进行排查,拟定出分类帮扶政策,重点帮扶还是关闭合并。

[pagebreak]

  产业名片

  柳市电气产业从上世纪70年代起步,2002年获“中国电器之都”称号,关联企业5000多家,年产值600多亿元,占据国内市场过半份额。

  柳市电气的第四步

  “十年”是个很好的标签。

  电气产业发展三十多年,似乎才走了三步,十年走一步。以十年为界,回顾柳市电气产业的发展,可以清晰地摸到电气业三十多年来的兴衰起伏之脉动。

  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到1991年,这是一个野蛮生长、由乱而治的十年。假冒伪劣猖狂之后,迎来了国家七部委的联合整治,许可证的颁发确立了一道门槛,正泰、德力西率先领跑,奔向下一个十年。

  1992年到2002年,柳市电气成功实现了从“低、小、散”的家庭企业向集团企业群的转变,工业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这十年间,柳市工业生产总值从3.5亿元增加到119亿元,年均增长42.3%。

  电气业界人士认为,创新是柳市经济腾飞的不竭动力。第一是制度创新,柳市企业在改进家庭式企业制度基础上,实行股份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二是技术创新。第三是市场创新,从以前的业务销售员到如今的网络营销,柳市已建立了完整的国内国际市场营销体系。

  这个核心的十年期,使得柳市电气产业达到了一个历史的巅峰,拿到了“中国电器之都”称号。如果说,国家七部委的联合整治,柳市电气人被迫走上了“二次创业”的道路,那么,拿到“中国电器之都”的金名片,让柳市电气人主动开启了第三次创业的征程。

  2012年10月,这第三个“十年”的末期,所有的柳市电气人都在行业的低谷中反思:下一个十年,柳市电气将何去何从?

  郑元豹认为,电气企业未来只有一个方向,就是转型升级,从又快又好的发展模式向又好又快转变,路却有三条:要么兼并联合,整合优势资源,继续做强做大;要么坚持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继续做专做精,成为某个细小领域的冠军;如果上述二者不能选其一,那么尽快走破产清算的道路,给自己一个清醒思考未来的机会。

  温州大学商学院院长张一力直言,柳市“老板太多了”。在他看来,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产业链当中,做专做精应该是多数,如同发达社会的中产阶级。现在危机重重,若着眼于产业未来,多谋求兼并联合做强做大之路;若着眼于个体安危,多有做专做精之决心;若茫茫然不知何顾,怨极怒极者,恐其悲剧也不久矣。

  柳市电气下一个十年,元芳,你怎么看?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