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智造”最大挑战是交互和运维

   日期:2012-08-31     评论:0    

  软件是现代产业体系中的灵魂产业已被广泛认同,在广泛物联、人人创新的需求背景下,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思路来创造软件,满足和推动商业社会的进步与变革?IBM这样的全球软件巨头用什么样的思路来设计、制造软件,引领未来产业的变革?最近IBM在北京举行了一场针对开发者的软件技术大会,透过由 IBM院士、IBM杰出工程师组成的顶级科学家团队,和中国IT开发者所分享和探讨的内容,我们可以观察到软件制造与交付视角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移动特征下关注体验与安全

  IBM软件部Rational软件总经理Kristof-Kloeckner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每隔7~10年IT技术就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我们正处在的新计算时代,典型特征是互联,所有人、所有组织、所有设备都互联,所有东西都产生数据,所有东西都可编程”。他强调,IT 正在进入一个消费化的时代,移动成为IT消费化中最具标志性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移动应用必须把使用者的体验放在第一位,而不仅仅是关注性能和功能。

  一年多以前,中国某位从事基础软件生产和研发企业的CEO向《中国电子报》记者坦言,中国的基础平台与国外平台软件最大的区别是基本功能都差不多,但用户体验远远落后于国外企业。

  应该说移动应用已经成为企业级软件领域的竞争新焦点,以移动为抓手来获得新的竞争筹码是很多企业的选择,IBM同样不例外。但在关于移动的竞争中,更多的企业和开发者把眼光局限于“点”上,事实上,关于移动最大的挑战是系统整合与安全。IBM系统管理架构师Leigh Williamson认为,在移动的趋势下,必须要用系统的思路、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无论是在设计还是开发或是测试等环节上。

  IBM杰出工程师、中国开发中心首席技术官毛新生表达了相同观点。他认为,安全是现在、未来整个软件生态系需要破解的三大问题之一。“当系统越来越大,越来越动态,问题也就越繁杂。如何在过去的基础上往前走,如何将移动隐私、管控等很好地支持起来,是正在浮现的大问题。”

  大系统运维与交互是大挑战

  在移动、云和大数据等的趋势之下,软件开发和软件“智造”面临的很大挑战是交互和大系统的运维。毛新生认为,首先是交互的问题。从业务层面看,融合和越界已经成为业务领域创新的重要特征,软件要很好地支持这样的业务,支持商业生态变化,就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开放架构和标准。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不同的系统之间才可能实现互动,信息才可以在不同的系统交互中实现自由流动。他同时坦言,随着人人、物物互联的范围越来越大,要真正实现开放标准是很难的事情,“因为开放标准需要和方方面面的玩家都发生关系”。

  毛新生认为第二个挑战是大系统的运维。在互联经济的背景下,软件需要应对的更多挑战是来自于大系统的工程问题。比如智慧城市智能电网等都是大型的系统。对于这样庞大的系统,它的挑战不仅仅是如何设计、如何构建,更为关键的是如何经济有效,如何用运维的思路进行系统的设计,这才是软件领域面临的更大挑战。

  在过去,软件似乎需要的更多是技术的视角,但这次IBM全球诸多院士以及杰出工程师所强调的“软件智造”,既需要技术视角,同样也需要商业视角。

  软件开发人员需要以应用的视角、业务视角和经济的视角来进行软件开发。以云计算为例,IBM云计算首席架构师Jason R.McGee说:“对于云计算我们经常会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待。谈到云的时候会谈及虚拟化、谈到映象、谈到技术,但是对于云计算我们不仅仅需要技术的视角,更需要商业的视角。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之所以做云是要用它来跑应用程序,所以,这些虚拟化的技术、映象的技术或者基础架构的技术,其实都是一些不同的元素,我们是使用它来做大的平台,它最终可以使我们运行自己的程序。”所以聪明的做法是要让云来理解工作负载,并且云平台基于这样的理解,能够进行最佳资源的分配、调度、管理、配置和优化。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