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可提升城市防御抗灾能力

   日期:2012-08-02     评论:0    

  曾以缺水见多的北方城市,因突如其来的暴雨侵袭险象环生,连首都北京也未逃此一劫。全国各界人士纷纷为受涝城市献计献策。笔者以为,先进的信息化保障应在防讯抗灾中起关键性作用,在“时间就是生命”的当口甚至起决定性作用。如何提升非常时期的信息化水平?当务之急应快速引入物联网应用项目,让城市活血化瘀、健筋壮骨,提高抵御灾害的能力。

  近年来,物联网成为一个信息化建设中热点话题,受到广泛关注,其应用项目如雨后春笋,涉猎众多领域,为国计民生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然而,有些项目给人带来琳琅满目的享受之后,已然被蜻蜓点水、束之高阁。一些冠于“智能”的项目若及时推出,均能在受暴雨侵袭中发挥大作用。

  首先,坚持“安全第一”。在任何行业,“安全”一直是头等大事。“安全第一”不仅是一个口号,还是行业应该付诸的行动,一切不利于“安全第一”的行为或环节都要改变,所有被安全薄弱环节都应纠正。这几年,平安城市建设在各地风起云涌,但平安城市项目只包含技防,其安全涵盖的局限性较大,仅有公安、城管等极少部门使用。对安全的智能监管和调度指挥,还应涉及水、火、运、生产等领域,牵一发动全身,而非各行其道。

  其次,畅通“信息孤岛”。眼下,不少行业都在研发物联网项目,但行业的专业性应用在无形中极有可能形成“信息孤岛”,尤其危急关头,所有能用于抗灾救险的信息资源需要被调用时,难度加大。我们能看到,当物联网亮点项目在实施中难以为继时,往往是研发单位和个人在业绩观、利益观、效益观、发展观上存在误区,将亮点工程列为“面子工程”、“业绩工程”。而树立大局意识、共享意识,才能真正让亮点叫好又叫座。

  其三,崇尚“化繁为简”。信息时代,人们需要让工作生活更为便捷的信息工具。物联网出现以来,依然有不少人觉得曲高和寡,把它视作高尖端的产品。一些中老年人对它懵懵懂懂,平日抵触不使用,关键时候怎会用。因此,在繁复的市场中,电信部门在推介物联网时,仅有“专业”是不够的,还需具备化“专业”为“通俗”的本领。将“专业”照本宣科,容易产生沟通障碍,那些“专业”只有通俗易懂了才能更好地让客户认知、认同,乃至喜闻乐见。

  在物联网大行其道之际,让城市不再“脆弱”,物联网管理推广部门应将更多的前车之鉴化为研发经验,在标准设计、业务创新、平台支撑等方面强化其使命和作用;让城市“强健”起来,充分用好现有资源,迅速推动物联网的研发进入高效状态,促使应用常态化。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