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以来最大暴雨,暴雨级别最高上升到橙色。截至22日2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央视新闻报道,北京“721”特大自然灾害已造成77人遇难。除重灾区房山以外,北京城区也因积水严重遭遇各种断路和突发事故。一时之间,各种北京“看海”照片在微博广为流传。
“看海”之余,众人力谴城市排水系统不“给力”之外,也针对此次暴雨造成的影响展开了多方面的讨论。在本文中,笔者仅从城市交通入手,探讨此次暴雨事故发生之时智能交通的可作为性。
事件一:北京广渠门车主遇难
7月21日,北京遭遇暴雨袭击。34岁的车主丁志健驾驶自己的越野车回家途中,在积水最深达4米的广渠门桥下溺水遇难。据悉,危急之下,丁先生想尽办法自救,还用头去撞车玻璃,但头都破掉了,也没有撞开。而其妻子在赶往现场救人的途中,因车已没顶,无法与相关人员确认车辆位置,“派出所一再反馈说里面没有车,只有水;妻子说肯定有车”,最终杯具发生。
据事后了解,此次事故的出事地点附近有三组不同的摄像头,分别是交管局探头、交管局事故逃逸探头、交管局电视监控探头,按常理,当晚的情况应该能够及时被交管部门获知并保存下来。但是,距离铁路桥步行不到十分钟的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东城交通支队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录像。
编辑点评:将溺水遇难事件和监控录像放在一块,想必有人已经知道笔者想要表达的意思了。监控录像缺失自然是一件值得大伙去深究的事件,为什么缺失?怎么会缺失?是监控探头不作为?还是另有缘由?
当然,在这里,笔者并不打算探讨此方面的命题,笔者想要表达的是,假如有监控录像,能否在这种情况下调取当时监控录像查看检索被淹车辆?事发当时,没有立即下水救人的原因之一便是无法确认车辆位置,一说(派出所)没有车,另一说(丁的妻子)则明确表示水里有车。倘若,我们能否利用智能视频分析功能来检索监控录像,分析到底有无被淹车辆,车辆具体位置,是否有人被困等相关信息,生命是否又会多了一份希望?
事件二:北京城区多处道路因积水断路
721特大暴雨事故将北京城区的地下排水系统的短板呈现在众人面前,京城各地因严重积水遭遇各种断路时间。据事后统计,北京城区共有95处道路因积水断路,莲花桥下积水齐胸;二环路复兴门桥双方向发生积水断路;二环路东直门桥区,南北双向主路因为积水无法通行,南向北方向车辆发生较长排队等候现象;三环路安华桥、十里河桥、方庄桥、北太平庄桥、玉泉营桥、丽泽桥、六里桥等发生积水,导致主路断路;四环路岳各庄桥、五路桥等发生积水断路情况。
编辑点评:我们常常在北京的环路上看到诸如“前方车行缓慢”这样的交通信息屏,不过,721特大暴雨事故中,这样的交通信息似乎能够更多的救人于水火。假如暴雨当天,交通监控图像能够实时分析总结北京路况并告知北京积水拥堵严重地区,众人的回家路或许更畅通一些。
笔者想起了北京今年刚刚发布的智慧北京行动纲要,纲要其中之一便指出要基本实现交通智能监管等城市运行管理体系,建设全路网智能监控体系,完善交通智能控制体系,推动各类交通信息共享,开展与周边地区的协调联动,实现联动管理;提升车辆的智能化水平,推广车辆智能终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电子绿标”等智能化应用,加强营运车辆的智能化管理和调度;加强交通信息服务,在公共收费停车区域(场)推广停车电子计费系统,以多种方式为出行者提供全面及时的出行服务信息。
我想,如果这一“智慧的图景”如果实现的话,民众出行或许会更加安全,特别是在诸如721此类事件(当然,谁也不愿意再看到杯具重演)发生之时,一个路况实时知、智能的交通环境想必不会让更多的人被堵在路上,乃至杯具发生。
事件三:京石高速被淹
受大暴雨影响,21日位于北京市丰台区的京石高速公路南岗洼路段积水严重,最深处达6米,造成3人死亡,80多位车主的汽车被淹。据了解,被淹的不乏好车,其中一辆价值百万的宝马只跑了一个月;另一辆价值20万的现代汽车在水里泡了3天,打捞出来,已经报废。而更让网友愤慨的是,暴雨当天,收费站仍在正常收费。
据相关媒体报道,在北京721暴雨救援的紧要时刻,京港澳高速北京段越来越拥堵。收费站仍继续拦车发卡或收费,驾驶者在缴费后,将沿着渐低的地势驶入一条下沉式路段,从而落入一个最深超过5米的水潭中。北京警方在22时左右封闭了五、六环连接京石高速的出京入口。但进入京石高速还有其他入口。直到22日凌晨2点,积水带北侧的杜家坎收费站已全面拥堵,但并没有停止入京车辆过杆收费。
编辑点评:对于收费站是否应当停止收费让车辆尽快通行,笔者并没有探讨的兴趣。不过,此事件也并非收费造成拥堵那么简单。高速路段严重积水,路面拥堵严重,为何没有交通部门没有实时通报路况信息,而北京警方也仅仅是在当晚22时左右封闭了五、六环连接京石高速的出京入口,但京石高速其他入口并未采取同样措施。
假如高速路段监控摄像头能否根据当时路面情况分析并作出灾难预警,提醒主管部门及时采取适当行动,想必不会出现如此严重的拥堵情况。然而,事实上,据当事人反应,随着水从1厘米、2厘米,到10厘米到1米,再到最后的五六米,首发集团并没有采取相关应急措施。
一直以来,我们关注着智能交通的建设进度,对于“智能”,我们更多的精力花费在车辆是否交通违规上面。智能交通到底应该“智”在哪?如何利用视频监控的原始录像,分析调取有用信息来服务满足大众出行需要,为大众提供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或许这样的智能才是我们最终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