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白热化、利润日渐微薄的家电行业,智能化技术成为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有效手段。在某国产主流品牌的展示区,最新款的智能彩电售价 高达1.5万元,而同尺寸的普通彩电价格只有6000多元。语音搜索、体感游戏……销售代表不遗余力地向消费者推荐新款电视的强大功能。不过,等了好几分 钟,他示范的搜索功能还是没找到顾客想看的影片。
不少消费者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形,在家电卖场似乎很难对产品智能技术有真切的体验。到底是真智能还是大忽悠?缺乏评价认定标准让消费者选购智能家电时犹豫不决。
即将实施的智能家电国家标准,首次对智能家电给出了明确定义: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 途的电器。标准同时明确,家电智能特性是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电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 织和自校正。根据这样的标准,简单增加上网、3D功能的彩电肯定无法再号称智能电视。
通过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评定家电“智商”等级,总得分80至100分为1级;60至79分为2级,40至59分为3级,20至39分为4级,0至19分为5级。
中国家电研究院相关负责人透露,率先出台的这部智能家电标准为国家推荐标准,厂家自愿实施,不具有强制性。不过,这部标准内容并不 算清晰,到底一级智商的家电要符合哪些条件?标准没有任何描述性内容。记者了解到,该标准之所以命名为技术通则,实际上只是为各类智能家电定出框架,属于 标准的标准,未来还需要配套制定更详细的产品分类评价标准。
另据了解,工信部也在牵头制定智能产品的具体认定标准,将覆盖彩电、空调、汽车、机床等众多产品领域。
专家观点
不必迷信标准
非强制性的家电智商等级,对消费者能起到多大指导作用?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长陆刃波认为,智商分级对消费者选购智能家电肯定有一定参考作用,但不必迷信厂家对智商等级的宣传。
“在非强制执行阶段,评定1级2级智商等级肯定会被家电厂商作为宣传促销的噱头。”陆刃波提醒,智能技术不是应用越多越好,消费者要理性判断哪些是自己最需要的功能。智能家电短期内也不会出台强制性国标,因为技术升级换代速度太快,可能标准刚出台就已经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