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PM2.5从何处发力?

   日期:2012-05-18     评论:0    
          PM2.5是形成灰霾天气和影响大气能见度的主要因素,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大气中威胁群众身体健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笔者认为,应把治理PM2.5作为改善大气质量的重要突破口,作为落实环保为民、利民、惠民要求的具体行动;有效治理PM2.5必须坚持综合防控、标本兼治、创新机制,在以下4个方面狠下功夫:


一是在防治扬尘污染上下功夫。突出抓好建筑施工、散流物体储运等环节的扬尘污染控制,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督促建筑施工企业把设置围挡、洒水 喷淋、硬化工地车行道路等各项防尘降尘措施落实到位,对防尘措施未落实的建筑施工企业给予责令停工、罚款和资质降级、资质吊扣等处理;建立落实扬尘污染防 治措施书面承诺制度,要求建设单位在报批建设项目环评文件时,对督促施工单位落实防尘措施和违反承诺甘愿接受处理做出书面承诺,形成对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 双向的监督制约机制。


二是在防治机动车排气污染上下功夫。坚持车、油、路并举的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策略,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辆报废标准,加大老旧汽车和“黄标车”淘汰力 度,研究出台对提前淘汰车辆的补助政策和“黄标车”的交通管制措施;加快建设方便、快捷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引导更多的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严 格执行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制度,把尾气达标作为车辆审验、转入、过户、延缓报废的必要条件;全面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禁止未取得环保检验标志的机动车 上路行驶。


三是在防治工业废气污染上下功夫。建立分阶段逐步加严的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和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升级 改造。实行更加严格的环评审批和节能评估审查制度,坚决遏制“两高一资”项目。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从严控制燃煤火电机组新增规模,严格实 行新建涉煤项目煤炭等量替代,大力发展集中供热,鼓励使用天然气、秸秆作为集中供热的燃料,加大集中供热辐射范围内燃煤锅炉拆除力度,努力控制煤炭消费增 量。加强脱硫脱硝设施运行管理,推行脱硫脱硝设施第三方运营模式,确保脱硫脱硝设施正常运转、达标排放。


四是在建立联防联控机制上下功夫。防治扬尘、机动车排气和工业污染,涉及方方面面、诸多领域,各级环保部门应主动加强与建设、城管、公安、交通、经 信、发改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推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齐抓的PM2.5治理工作机制。同时,还应当抓住全社会高度关注PM2.5的契机,利用报纸、电视、广 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PM2.5的形成机理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引导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PM2.5的治理,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标签: PM2.5 治理PM2.5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