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根据元岭子站的监测数据,从3月8日到18日,东莞共有2天空气质量为“轻度污染”,而这两天正是雾霾较为严重,市民的切身感受与监测数据得以契合。此外,松山湖PM2.5浓度值连续几天都位居第一,甚至还有一天超标。
本以为松山湖PM2.5的监测结果会更加“被生态”,不想却反而拖了后腿,这事儿的确令人郁闷。不过,相比松山湖PM2.5不给力,PM2.5的监测选址为何更多钟情于绿地湖畔这样的好地方,其实仍然值得商榷。
毕竟,相比城市干道,以及绝大多数被道路包围的城市街区,绿地湖畔的环境优势其实不言而喻。假如说整个城市的空气质量是一只木桶的话,那么,绿地湖畔显然是最长的那块板,以绿地湖畔作为监测点得出的空气质量,自然也是“最优值”。这样一个监测结果,是不是能够真实地反映城市的空气质量,其实需要打个问号。
不过,如果仅仅因为PM2.5监测点设在绿地湖畔,便认为环境部门是在刻意选点,美化环境监测数据,的确也有误解的成分。而对于环境监测点的选择标准,也曾有环境监测方面的专家给出过解释。
例如,把监测点选在主干道边,似乎能采样到最短的那块板,但空气监测仪是很敏感的装置,如果把取样口设置在马路旁,一辆大卡车冒着黑烟跑过来,数值有可能在一个小时内就迅速飙升几百倍,一个偶发性数据,就导致当天的整体数值出现高偏差,的确未必就真的能反映实际情况。
于是,从科研数据的客观性出发,将偶发性数据排除在外,要求观测结果具有普遍性,监测点选择平坦空旷空间,绿地湖畔成为首选,要说也可以理解。
事实上,说PM2.5监测点刻意选择好地方,的确是冤枉了,真实的情形是,即便在“前PM2.5监测时代”,官方的空气质量甚至气温预报选择的就一直是绿地湖畔,炎炎夏日里,预报的气温总是比真实的感受来得更凉爽,很大程度上正是监测点选择的因素使然,如此看来,此番PM2.5选择绿地湖畔,不过是遵循着惯例,保持了一贯的本色。
然而,PM2.5监测点的选择固然需要有专业性与科学性的考量,但是,科学性其实首先需要以真实性为前提,既然主干道上确实有大卡车的黑尾气,而尾气排放也确实是PM2.5的重要来源,那么,即便是偶然性导致PM2.5的飙升,其实也是个真实的结果,道路周边的居民,也正是身处这令人不忍观瞻的PM2.5的包围之中。
从这个意义上说,PM2.5监测真要具备科学性和指导意义,前提恰是监测点的选择要具备代表性和参考意义。
既然城市规划分有工业区、居住区、文教区、商业区等若干块功能区,包括PM2.5在内的空气质量监测点的选择,其实就应在各类城市功能区中都设置监测点才能为城市空气质量的评估与后续的治理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参考。
而对于PM2.5监测点的选择,其实不妨撩开专业性的神秘面纱,既然事关公众利益和知情权,公众理应对监测点的选择有参与和决策权。
无论如何,PM2.5监测必须反映实际空气质量,而不只是把最长的那块板拉出来遛遛。精心选址出来的监测点事与愿违,其实并不能被用来佐证监测点的选址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