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测控行业现状分析

   日期:2012-04-11     来源:中国测控网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测控行业现状分析》中所依据的内容很多来源于互网络,对收集信息整理后加上自己的个人分析编写而成,故可能会出现数据不准确的问题。同时,虽然在编写分析阶段中集中学习了很多测控行业知识,但自己总体上还是存在行业认识尚浅的问题,对分析内容中出现概念和定义不准确或是不对的地方致歉。

我国电子加工行业现状

     
我国电子产业虽然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和总值庞大,2009年总值达到了1.35万亿,部分产品甚至占据了全球90%的产量,但电子市场极不规范,尤其是电子元器件生产行业,例如2009年调查的“国内百强元器件生产企业”全年度营业额总和也无法占到国内电子行业产值的10%,大中小厂商规模差距有限,大体处于各分天下的“激战”局面。

依据《2010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研究报告》内容整理(销售增速15%,出口增速20%)

国内百强电子元件企业

时间

收入(¥)

利润(¥)

外汇出口($)

2009年前100

2009年统计

1244.67亿

90.56亿

52.48亿

2009年前100

2010年预计

1431.37亿

106.86亿

62.98亿

2009年前100

2015年预计

接近3000亿

国内电子元件整体产值

2015年预计

5万亿


电子加工行业发展前景和国家调控方向


近年来,国家不断通过政策制订和市场引导手段,调整并优化电子行业的产业结构,脱离现在的粗放式生产经营模式,逐步转化为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作为市场发展的带动力,有条件的兼并、淘汰落后的电子生产厂家,在全球电子行业建立” MADE IN CHINA”的世界口碑。为此国内各大生产厂家在现原材料和人力成本不断高涨的时期,逐步转变原有低价走量,恶意竞争的经营模式,更为注重产品技术和质量,利用产品技术、品质和服务的提升增强企业自身生存和市场竞争的能力,通过竞争兼并的道路扩大自己的产业规模和利润,占据市场更多的份额,建立具有国内、国际品质的自有品牌。


电子测控行业发展的机遇     

在这样的全球及国内电子行业发展背景下,各大电子产品生产商逐步意识到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投资的重要性,因此国内的电子元件测试和整机测试产业的发展无论在主观上还是从客观上都顺应了电子行业向高端技术和优良品质方向的快速发展趋势,符合注重品质提升的要求,加之我国已成为全球电子元件最为重要的供应制造地,国家和企业会不断重视面向国际市场的产品品质声誉,所以我国测控行业必然迎来快速发展的局面。

[pagebreak]
我国电子测控行业发展认识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微电子器件的测试、筛选主要是在微电子器件制造、封装企业及专业测试企业内完成,微电子使用(整机)企业一般无需建立自己的测试机构,但在我国电子行业总体还处于快速发展的前期阶段,微电子市场混乱、渠道复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电子垃圾”随处可见,让国内很多整机制造商吃尽苦头,带来了严重的整机产品质量隐患和市场损失。所以在我国现阶段电子元器件测控设备出现了的两个发展方向,面向电子元器件企业的量产测试设备和面向整机企业对购买元器件进行测试的“小而全”测控设备,比较如下:

电子测控设备发展方向

 

发展方向一(民品市场)

发展方向二(军品等整机商市场)

面向对象

面向企业级的元器件量产检测设备

面向整机企业“小而全”的检测设备

特点

可以建立针对单一电子产品大规模集群检测流水线

对元器件测试类别和型号覆盖范围宽

结构操作

组成结构相对简单、操作软件单一

设备结构和操作复杂,涉及软件众多

精度

略低

灵敏性

针对性和灵敏性强、测试速度快

面向多种类元器件的小批量测试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要求相对简单,测控设备一旦组建成型变化少

涉及测试元件种类众多,需要经常根据测试元件种类调整,所需技术支持频繁

成本

单机成本低廉

单机成本大多高昂

 

国产测试系统同进口测试系统的比较

通过调查客观评述,我国测试系统是伴随着我国的电子加工业逐步发展起来的,本身就起步晚,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无论从测试系统硬件技术性能、可靠性,还是软件功能等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劣势,例如在测试系统的通道数、图形速率、定时精度等方面。

在企业规模上,国外大型测控设备公司都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积淀了较深的技术实力,并形成了十分庞大的产业链和产业规模,整体实力和财力强劲。


         但辩证的看,我国自产测控设备也具备很多先决优势。

1、市场专注程度

    国内测控厂商对于功能需求调研和产品开发首先是基于本国电子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为出发点进行的,所以在产品性能和价格上的平衡更为贴切、符合我国电子元器件厂商的实际需求和情况。

2、测试系统软件

测试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而所谓系统的档次首先直观的体现在硬件方面,因此硬件购买是客户最为关心的部分,但反过来讲若硬件是测试系统的“主体”,那么软件就是测试系统的“灵魂”。

国外测试厂商大多通过代理向国内销售测控硬件系统,而测试软件却仅是简单的附送,功能齐备的测试软件更是需要不断高价购买,同时软件大多为国外语言编制,在使用上客观造成系统操作不便捷、采用的编程方式繁杂,系统无法及时升级等诸多实际问题,最终致使高价购买的国外测试系统成为“高级摆设”。

而国内测试厂商在测试软件上占据了较大的优势,自己编写的测试软件大多基于本国实际情况,依据中文语言和本国操作习惯进行开发,在使用便捷上占据了先天的优势,同时国内厂商在地缘上也能同客户联系的更加直接和紧密,及时快捷的满足客户对测试系统的咨询、更新升级,甚至是一些企业特定的要求。

3、技术支持和服务

技术支持和服务是否及时到位,会明显影响测试系统的使用效果,甚至影响测试系统的使用寿命。首先要清楚技术支持和服务不仅仅是维修,还包括对用户进行详尽的测试、编程操作的内容培训;为用户开发器件测试软件和测试适配器;对用户的测试操作和编程进行指导和帮助;解答疑难问题并进行失效分析;软、硬件升级和更新换代等多方面的综合服务。

 国外产品大多通过代销商在国内销售,国内产品购买者很难直接面对生产厂家,所以技术支持服务在客观上也就只能是代销商代为行使,然而大多数代销商对系统维护了解甚少,经常需要用户单位自己完成故障的定位,代销商只是负责联系备件,势必会对产品后期的设备维护、产品升级、软件测试系统的编写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因为代销商撤资而造成产品由于缺少维护、设备升级更新而提前无法使用,提前“光荣退休”。


国内厂商则为用户提供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的测试软硬件的同时,凭借地缘优势,向用户提供全面、周到、及时和高水准的服务,更贴切我国用户的使用特点和实际需求。

[pagebreak]

测控设备发展的方向

1、通用计算机管理智能化测试仪的两级分布式测试系统

由一台通用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完成对整个系统的管理,各测试仪内部还有下位计算机完成对测试仪硬件的直接控制,构成一个两级分布式的测试系统,具有如下突出特性:

序号

优势(重点倾向于民品市场产品特点)

1

组合灵活,可选择一台或多台相同或不同的智能化测试仪与系统微机构成满足自己需要的个性化测试系统

2

系统微机统一管理整个系统,体现了集中管理的思想,避免采用多台控制计算机的不必要浪费和数据分散

3

针对某一类或几类电子元器件测试专门设计智能化测试仪主机,具有比集成化测试系统更为优良的测试性能和维护性能

4

多台智能化测试仪主机可真正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类别电子元器件测试,效率更高。测试仪硬件由下位机直接控制,速度快并不依赖上位机,下位机也能脱离上位机独立工作,此时上位通用机可以关机或用于其他用途。

5

多台智能化测试仪可同时进行相同或不同种类电子元器件测试,相互无影响,测试效率很高

6

标准化通用接口的智能化测试仪主机可在线或离线工作,支持局域网构建系统

7

分布式软件系统与硬件配合,充分发挥上、下位机两个软件层的优势和特点

2、总线支持的系统模块化硬件结构

序号

优势

1

模块化结构,使系统升级扩充能力增强,降低用户的购机成本和产品使用寿命

2

有利于系统模块化生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生产效率

3

模块化硬件结构实现了快速现场板级维修,通过更换模块实现系统维护,降低维护人员要求,提高系统的维护性能和效率,将故障对用户的影响时间缩短至最小

3、汉字编程交互式软件系统

类型

特点

不具备测试品种编程能力的测试系统

具有有限的常用测试品种程序,用户无法修改被测试器件的测试条件和合格判据,无法新增测试品种,多用于数字集成电路功能测试

通过修改数据区实现编程的系统

可对特定内存数据区修改,实现编程目的,用户需要对内存数据区格式了解较深,但表现不直观,也无法完全按照用户要求和思路编程

专用测试语言或某宿主语言编程

可完全按照自己意志对被测对象编程,给予用户最大的编程自由度,但需要熟练掌握系统编程语言,操作要求高,多数系统使用这一方式

非语言化交互式编程的测试系统(民品市场居多)

小型测试机及电子元件量产测试系统多使用这一程序模式,用户不再需要掌握任何编程语言,只需了解被测对象,仅在操作屏幕上点击供用户选择的参数菜单,或是在特定菜单中填写所需测试条件、合格判据的数据,点击确定后即完成程序制定,大大提高编程直观性和效率。

 

测控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根据2009年统计的国内元器件生产厂商百强企业名单,分析后可以得知, 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的地区发展不平衡,大型企业多数位于沿海地区,占到百强企业中的85家,长三角地区的江、浙、沪3省市以47席几乎占据元件生产分布的半壁江山,内陆地区的企业仅有15家。这是由我国电子元件外向型的结构决定的。    从所处城市来看(按企业总部所在地统计),深圳以14家企业名列榜首,宁波紧随其后,企业数为7家,杭州以6家企业位居第三名。因此测控行业发展的主要市场应紧紧抓住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


 
本文导航:
  • (1) 电子测控行业发展的机遇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