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以螺旋藻为原料的13家保健食品重金属专项监督检查结果,结果显示 仅有1家产品的重金属含量“不符合国家限量标准”。而此前国家食药监局曾对螺旋藻产品进行过抽检,并通报地方监管部门检出铅、砷超标的13家不合格螺旋藻 生产企业及其产品名单。(3月31日《新京报》)
同样的产品,同样的检测机构,却得出不同的检测结果,这不仅让相关涉事企业“一头雾水”,也让地方监管部门 、销售者、消费者“一头雾水”,不知道到底该相信哪一个检测结果。从报道来看,之所以出现两种检测结果,主要是因为引用的标准值不同,铅标限值一个是 2mg,一个是0.5mg。而且,药监部门相关负责人称,“片剂”目前尚无明确的铅含量检测标准,但是,“不合格”名单中明确列出“绿A”“汤臣倍健” “金奥力”等产品均为片剂。也就是说,螺旋藻产品两次检测存在三种争议:结果有争议、引用的标准值有争议、片剂有无明确检测标准也有争议。这种现象如果出 现在某些管理不规范的地方药监部门或许还能让人理解,但出现在堂堂的国家权威药监部门 ,显然让人难以置信。
关于螺旋藻产品的两次抽检结果,充分暴露出四个问题:一是相关标准不完善不明确。螺旋藻“片剂”作为大众食用的一种保健品,尚无明确的铅含量检 测标准,安全岂能有保障?二是,检测方法不一。两次检测的机构都是同一个,引用的标准却不同,难道说引用什么样的标准,不是按制度办事,而是由权力决定? 三是公布检测结果不规范。先前公布的名单中明确列出的产品均为片剂,而最新公告却对剂型分类标准只字未提公布检测结果到底有没有规范?四是药监部门对不同 的检测结果似乎浑然不觉,既没有进行特别说明,也未对公众、涉事企业的质疑及时回应。
国家食药监局是食品与药品最权威的检测机构,也是最值得信赖的检测机构。然而,从螺旋藻产品的检测情况来看,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检 测标准、公布结果都有待规范和明确。否则,不仅螺旋藻产品检测会出现两种结果,其他保健品检测也会出现让人“一头雾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