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家正式宣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试运行启动,测试版的空间信号接口控制ICD文件也在2011年底一同公布。ICD文件主要描述卫星广播信号的基本特 征及相关参数,在天线接收到北斗信号后,需根据ICD提供的信息进行解码,方能准确获取电文内容。在进行导航芯片设计时,ICD文件是信号处理过程中必不 可少的“钥匙”。
目前公布的虽仅是测试版ICD,但是让海外企业心动的是,眼前中国北斗导航芯片产业大门微微晃动,拿到“正式ICD文件”这把开启大门的钥 匙,已经指日可待了。此前,国内企业虽然率先开展北斗芯片研发,但是,面对那些今天纵横全球GPS市场、在相应国家政府悉心呵护下已成长为壮年的强劲国外 对手,年幼的中国企业能够在这场跨年龄组的角逐中获得生机吗?
卫星导航应用市场如同移动通信等其它系统市场一样,得终端者得天下,北斗卫星导航能否真正用起来,关键在于导航接收终端,而要解决终端问题必 须要过“芯片”这道坎。在北斗二代系统的建网初期,国家实行了ICD对外保密政策,国内企业有足够的时间消化、吸收导航定位技术,同时在专门设立的导航芯 片重大专项及产业化示范项目等资金支持下,国内企业已经开发出北斗多模导航基带及射频芯片,也准备出自己的看门技,来应对未来北斗卫星导航市场完全开放后 的市场竞争。
卫星导航终端基带一般通过导航专用ASIC硬件电路结合应用处理器的方案来实现,而此前应用处理器大多采用了国外公司ARM处理器芯片核,需向国外支付IP核使用许可费用,处理器受制于国外,无法彻底解决产业安全及保密安全问题,也无法形成最优化的芯片方案。
据悉,目前一种卫星导航专用ASIC硬件结合国产应用处理器的芯片方案,成为市场中的亮点。该应用处理器不仅性能高,基于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 多线程处理器架构,应用上相当于多核处理器,芯片成本及功耗却大幅降低,而且,该处理器为国内完全自主开发,所有的关键技术拥有100%的中国自主知识产 权,是彻头彻尾的“中国芯”。
蕴藏如此强大“心机”,可以使导航专用ASIC硬件与应用处理器有机结合,大大提高集成度,形成了目前全球体积最小的BD/GPS双模模块, 定位精度、启动时间、功耗等指标表现也很出色,获得众多车载监控终端生产厂家认可,基于该模块生产终端的厂家已近百家,芯片目前已流片近十万片,即使今后 直接面对国外实力厂家竞争,国内企业心里也有了底。
相对目前电子终端产品行业普遍采用国外处理器的做法,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终端产业却率先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到芯片内核处理器完全自主化的有利局面。面对千亿计的巨大市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国家的自主发展下,将给国人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