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传感系统进入快速增长期 2011年达177亿

   日期:2012-03-16     评论:0    
             工业传感系统是指以一组布置在生产过程或生产工艺中不同位置的传感器为信息检测源,由PLC(可编程控制器)、工控机(也叫上位机)等硬件以及监控软件、组态软件等软件进行信息处理,从而实现对工业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的系统。

  传感器在大多数自动化系统中都有广泛应用,但并非所有使用了传感器的工业自动化系统都可以称为工业传感系统。一般来说,工业传感系统与其它自动化系统的区别是,传感器在整个系统中的比重较大,即只有那些针对系统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一组传感器进行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信息检测和采集,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和管理功能的自动化系统才被视为工业传感系统。

  工业传感系统广泛应用于冶金、医药、化工、造纸、烟草、包装、电子、食品、印刷、安防、现代物流、智能交通等行业。近年来随着自动化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自动化应用的深入推进,我国工业传感系统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2011年市场规模达到177亿元,同比增长36.2%。2006年至2011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4%。

 

  未来几年,工业传感系统市场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

  1、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共十六大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做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部署,即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

  2010年出台的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规定,将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培育战略新兴产业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即实现由主要依靠规模增长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调结构,促转型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

  产业结构调整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所谓高级化又称产业结构升级。在后工业时代,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工业由低端向高端发展。

  工业传感系统是在传感技术、电子集成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微处理技术和系统总线技术高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传感器综合应用系统,可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并实现生产工艺和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功能,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支撑。在调结构的过程中,工业传感系统必将在汽车、机械、医药、电子、电力设备、交通运输、能源、化工等诸多行业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2、工业自动化向全局和纵深发展

  工业发展是一个积累的、渐近的过程。从全球范围来看,工业自动化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正向全局和纵深发展。

  一方面,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除了传统的汽车、造船、工程机械、电子、电力、化工等行业,工业自动化正逐步向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光伏、服装等其他行业拓展,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态势。另一方面,工业自动化正在向集成化、柔性化方向深入发展。

  传感器是工业自动化系统的信息检测器件和装置,相当于自动化系统的感受器官,可以为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运作提供必须的基础信息,是自动化系统智能化水平的重要保证,在未来的自动化系统中必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工业传感系统对布置在生产过程或生产工艺中不同位置的一组传感器进行管理,对位置、速度、距离、位移、转速、数量、压力、张力、温度、流量等工艺变量和过程变量进行检测,实现特定自动控制功能,可以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3、物联网产业战略全面实施

  物联网已成为全球发展战略,各国纷纷提出发展规划,目前物联网蓝图已经明朗,相关技术与标准正不断成熟,尤其是在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建筑等领域已开展实质性规划与试点建设工作。

  2009 年8 月,温家宝总理在无锡考察传感网产业发展时,明确指示要早一点谋划未来,早一点攻破核心技术,并且明确要求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物联网已被纳入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是我国今后信息化建设的重心。

  物联网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底层的传感网络、中间的传输网络和上层的内容应用。传感器是是物联网产业的上游,是物联网获取信息和实现物体控制的首要环节,是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工业传感系统主要用于供应链管理、生产过程工艺优化、设备监控管理以及能耗控制等,是物联网在工业方面应用的体现,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战略的实施和推进,发展前景广阔。

  在上述有利因素的推动下,我国工业传感系统市场迎来黄金发展机遇,未来几年将保持快速发展。预计2012年-2016年期间,我国工业传感系统市场将以28.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到2016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8亿元。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