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动化业界发生了什么事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又有哪些热点是值得我们回味和展望的?下面就用简练的语言尽可能的概括出2011年自动化业界发生的点滴。
企业篇:
日本大地震 自动化企业受影响
3月11日,日本关东地区爆发9级大地震。此次地震直接影响日本的芯片生产,受破坏的芯片厂合计产能约占日本半导体总产能的20%,占全球总产能的4%左右。研华中国总经理何春盛曾在微博上表示:日本地震对IT产业的零件供应链破坏巨大,工控机行业企业在电子零件和半导体原料采购上会遇到很大的困难。供应受影响的跨国自动化企业欧姆龙、三菱电机自动化、日东工业等相继发表声明:会保证中日货运尽快恢复正常。
目前,全球产业处于一个链条之中,牵一发而动全身,日本的地震对全球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冲击,暴露出现有产业链在某些环节过度依赖某些国家的现象。毗邻日本的中国市场尤为明显,地震让中国OEM厂商感到寒流的到来。国内OEM厂商机器一般是按照三菱和西门子PLC来设计和批量生产。日本厂商供货不足,国内厂商面临机器成本的增加。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也是一个机会——中国民族品牌厂商可藉此“空档期”得到一个良好的市场份额,从而获得用户对产品的认可。
微博兴起 网络营销不可忽视
2009年,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2010年是微博的崛起年,2011年是飞跃发展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工控企业的微博建设,无论是企业的数量还是粉丝量积累方面,在2011年中展现飞跃发展。企业通过官方微博,播报了最新动态,不少企业活动的宣传与微博的推广密切相关。跨国的自动化企业更是借助微博,和分布在全球的员工,客户和供应商进行沟通和交流。
现在是一个互联网改变工作的时代。不只是微博,大多数自动化供应商和最终用户已经开始利用互联网把用户和企业连接起来,从在线论坛、维基百科、社区,到博客和微博客,目的在于促进互动性,论坛和维基百科提供行业信息的共享和问题讨论的平台。不少企业工程师评点行业动态,把脉市场趋势,利用微博建立起企业的网络形象,推广了企业品牌。网络资源虽然丰富,但也存在弊端,如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舆论导向等问题,自动化企业如何有效利用互联网进行营销推广是更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西门子在华建数字化工厂
西门子计划在成都建立的工业自动化产品生产及研发基地,将成为西门子在中国最大的数字化工厂。据悉,该工厂生产的主要产品为高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重点针对中国和全球工业市场。该工厂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了“数字化工厂”的概念:即通过在整个价值链中集成IT系统应用,实现包括设计、生产、物流、市场和销售等所有环节在内,高度复杂的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很多行业生产已经开始采用了数字化工厂的解决方案,机床、汽车制造业应用较为普遍。如今,帮助制造业实现自动化生产的自动化产品也实现了数字化生产,这是自动化应用的最佳典范。西门子建在华最大的数字化工厂,产品实现产品数字化、规模化生产,将进一步巩固西门子在同类型产品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生产及研发基地选择在四川成都,可见西门子未来的发展重心将偏向国内的中西部地区。
高附加值服务的自动化中心
2011年7月6日,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心于海市虹桥举行盛大的落成典礼,1层至9层的菱动体验馆中通过实体机器的整合操作与演示,进一步为客户展示了三菱电机各个产品的优良特性与整合价值。无独有偶,另一家日资企业欧姆龙于2011年9月8日在上海举行欧姆龙自动化中心(ATC)开业仪式。ATC最重要的任务是如何全方位支持欧姆龙客户的机器高效运转。把ATC放到中国,欧姆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加快速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发适合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
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想要更牢固抓紧本企业产品领域,不能再纯粹只是卖“产品”,更要在“服务”上做文章才能脱颖而出。显然,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逐渐成为自动化企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心与欧姆龙自动化中心(ATC)的落成展示了其强大的解决方案整合能力和产品售后方案设计能力。以面向客户推出整体解决方案方式进行产品推广,促使了企业产品线可持续发展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全面开花。
利德华福被收购
全球能效管理专家施耐德电气于2011年10月12日正式宣布完成收购利德华福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此前,施耐德电气曾于2011年6月9日宣布收购利德华福,一度引起业界轰动。这一收购将进一步完善施耐德电气面向新兴经济体关键目标终端市场提供的节能产品和解决方案。来自利德华福的中压变频器将进一步增强施耐德电气为能源密集型市场提供的解决方案的实力,例如发电、采矿、选矿和冶金、石油和天然气、供水和水处理等。
施耐德电气的此举收购将不但非常有利于其快速占领中国高压大功率变频器市场,而且有助于其全线产品快速占领中国当前最火爆的节能市场份额。未来,在中高压变频领域,实力得到巩固加强的施耐德电气或许可与此前在该领域“一枝独秀”的西门子“一争天下”。利德华福被收购使得合康变频有机会跃上中国高压变频器首位宝座,同时也削弱了国内企业的整体竞争力。但是,收购、并购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结果,无可厚非,我们更应该从资源整合中,看到国外企业所带来的管理理念、市场策略及技术发展趋势,从中吸取获得自身发展,这才是双赢的并购。 [pagebreak]
产品篇:
高效电机“遍地开花”
为完成“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3月19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召开会议决定,将通过加大财政补贴等方式推广高效电机规模化应用。会议确定,对购买使用低压高效电机的用户,根据功率档次每千瓦分别补贴58元和31元;对购买使用高压高效电机的用户,每千瓦补贴26元;对购买使用稀土永磁电机的用户,每千瓦补贴100元。2011年7月1日以后我国将禁止销售3级能效电机。
电机是重要的工业耗能设备,其耗电量约占中国整个工业电耗的60%以上。此前,高效电机的应用一直叫好不叫座,政策这次从财政上强有力作出支持,为高效电机应用带来新曙光。不光是财政上的补贴,还有更多的细则需进一步落实,多手段推广,才能打开迅速高效电机市场。搭建电机系统节能信息平台,帮助用户了解电机系统节能改造的技术方法,提高使用高效电机企业数量;完善流程,负责推广电机的企业补贴及时回笼;促进用户、节能服务公司与节能管理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等方方面面工还需得到政策上的规范。
西门子S7-1200引担忧
5月中旬,全球独立安全检测机构NSSLabs发布的一项报告称,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S7-1200存在新的漏洞,该漏洞易受黑客攻击。一个月后,西门子在网站的声明中,已经发布了一款软件更新来修复两个漏洞。 西门子公司生产的PLC在我国的应用相当广泛,由西门子公司开发的类似系统在我国的多个重要行业如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都有应用,此消息一出,国内工业界一度引起担忧。
“人无完人”,再好的产品也存在着技术漏洞的一面。国外产品凭着最初的技术优势早已获渗透入国内的命脉行业中,但要是被黑客利用,其损失也将是灾难性。去年的“超级工厂”病毒事件,伊朗、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国家纷纷中招给我们敲响了工厂病毒防范的警钟。诚然,在经济全球化的商贸交易中,我们并不提倡杜绝一切进口,但是否有必要各行各业、所有设备都“与国际接轨”,是否“国外的月亮特别圆”?倒是要重新考量一番。
机器人舞台越来越宽广
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团董事长郭台铭表示,三年后富士康的机器人使用规模将达到100万台。今年的“用工荒”工荒开始蔓延到电子、家电、太阳能等高科技行业,部分企业开始转向机器人代替人工操作,工人会罢工,但机器人不会。展会上,展示机械手操作的企业越来越多,甚为明显的是工博会,除了世界知名机器人制造商十八般武艺展示机器人操作外,推出机械手产品的国内生产制造商数量也比往年有所增加,展会成为了机器人的“乐园”。
中国制造业使用工业机器人代替人力的趋势已现端倪,随着人工成本的上涨、工作环境的改变和多元化的市场竞争,各企业面临重压力。金融危机以来,依靠传统劳动密集型来维系的“中国制造”已难以为继。而工业机器人产业是一个快速成长中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机器人产业将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自动化企业“上行下潜”谋市场
4月,罗克韦尔自动化推出新品Micro800小型PLC系列,用户群体锁定中低端OEM市场。2010年,西门子推出精彩Smart Line触屏系列,在2011年展开了“西门子小型自动化?精彩?之旅”,目标直指中端HMI。与这些跨国巨头纷纷深度下潜相对应的是,欧姆龙、台达、英威腾等原本主要关注中小型应用市场的企业也纷纷表示要向上行市场发展。
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企“下潜”实质对中国全面市场的一种拓展,可以看出外企重点不再是在新品研发上,而是拿出更符合中国需求的产品,来加速业绩提升,扩占领中国市场份额。而关注中小型应用的企业这边,开始试水高端领域,以求技术进一步跃升的同时开拓新市场局面。在原有市场空间饱和的境遇下,逐渐渗透到并不强势的领域,上下求索以谋全局,成为了各自动化企业新一轮的竞争关键。无论是上行还是下潜,对企业来说都是自身突破性的发展,要更扎实立足自动化市场,仅仅关注原本的优势领域恐怕并不可行。
LED黎明前的黑暗
2011年LED产业不平静。深圳一家2010年销售额上亿的LED企业老板“跑路”引发社会一片震惊。然而,这仅仅是LED行业内的冰山一角,由于资金短缺,国际市场的“瘦身”等问题让很多LED公司乱了分寸,盛传深圳近100家LED企业面临倒闭,90%处于亏损边缘。而且由于前期过度盲目投资,整个产业的产能出现过剩的情况。倒闭与供求过剩为深圳近年来急剧膨胀的LED行业敲响警钟。LED的冬天俨然已经来到。
企业倒闭,随之而来暴露出行业产能过剩、价格战、毛利率下降等问题。现在国内LED行业步入了发展关键期,技术升级是必然的。经过前两年的大规模扩产之后,今年供过于求,价格下滑明显,而应用市场还未真正打开,LED企业利润普遍降低,行业将提前进入洗牌期。金沙江创投董事总经理伍伸俊认为,LED行业谁能垂直整合,谁就是大赢家,就是未来的GE。目前解决好客户个性化需求和规模化生产之间的矛盾是LED整个行业必须面对的挑战。只有依赖资本纽带和产业整合,才能在LED洗牌中出现拥有自主品牌、国际竞争力的本土企业。
[pagebreak]
行业篇:
高端装备制造相关政策逐步落地
2011年,密集出台的产业规划使各界开始猜测未来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方向。有消息称,七大新兴战略产业将在未来5年获得战略产业投资约10.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已通过审议,该规划明确了五个重点方向,包括智能制造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而首批用于补贴智能装备制造的资金已经下达。这表明,我国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的相关政策开始逐渐落地。
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主导设计已基本确立,呈现一派兴兴向荣的发展景象。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总量已经达到2.2万亿美元,而美国和日本两国制造业总量分别为1.5万亿美元和1.23万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也实现了长足的进步,工程机械行业快速发展,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船舶工业实现大幅跃升,机床行业产品结构明显改善。从2006年至2010年,我国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超过25%,2010年11个月装备制造企业总体增长21%,实现业务收入13万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利润总额超过9千亿元,全行业销售利润率为7.18%,实现出口1.4万亿元,同比增长30%。加之2011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规划已通过审议,行业发展将会更加迅速。
今年”电荒“特别早
今年4月以来,我国多地出现淡季“电荒”现象。国家电网公司预测,今年是近几年电力供需形势最为紧张的一年,电力缺口总量可能超过历史上最严重的2004年,10个省级电网面临供电紧张的局面。对于电荒,国家电网相关负责人不止一次表示,是由于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涨,造成火电企业“发电越多,亏损越大”,发电意愿不断下降,“甚至出现煤电基地宁愿卖煤不愿发电的怪象”。
由于全国电源投资放缓,特别是火电投资连续下降,装机增速持续低于用电增速,未来几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将更加严峻。作为应对之道,国家正大力发展跨区电网建设和进行智能电网规划,这也给相关电力设备行业带来了机遇。纵观年初至今的资本市场,从特高压到电网,智能电网再到新一轮农网改造,无不掀起波澜阵阵。临近年底,首次迈入全产业链模式的非晶合金变压器,更向市场奉上了一台“压轴好戏”。在这个电荒年年都见,年年无解的行业怪圈里,电力设备行业真可谓是“因祸得福”。总而言之,电力行业若想走出困境,根本出路还在于电价市场化。
[pagebreak]
安全事故频发生
7月5日,地铁四号线动物园站A口上行电扶梯发生设备故障,原本是上行的电梯突然下滑,电梯上的乘客毫无防备纷纷跌落,导致踩踏事件发生,数十人受伤。7月23日20时50分,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追尾,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两起事故都在进行调查后公布了事故原因,并对事故责任方进行了处罚。
中国每年新增的电梯数在30万台以上,正在以每年20%左右的速度高速增长。但是电梯质量的提升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数量的增长速度。目前我国电梯行业发展太快,很多环节都无法跟上量的增长,最薄弱的就是维保,在安装上也有一定差距,人员素质同样堪忧。与电梯情况相类似,我国的轨道交通也处在全速发展阶段,只一味强调提速却忽视了提速后的技术支持和人员管理,最终,“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事故“意外”的发生了。事故调查报告中指出事故原因并非信号技术和设备问题,而是出自人员和管理的问题。无论是什么原因,频发的安全事故都应该引起自动化业界的反思。
“天宫一号”与“神八”自动对接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州八号”无人飞行器分别于2011年9月29日和2011年11月1日成功发射升空,并于2011年11月3日凌晨顺利实现对接。11月14日晚20时,“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成功完成第一次太空分离、第二次太空交会对接任务。两个航天器再次构成的组合体,将在继续飞行2天后分离。“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17日晚在内蒙古四子王旗成功着陆。
“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都运用了尖端的航天自动化技术和设备。与之前的航天器都采用手动点火不同,“天宫一号”首次实现了自动点火,因为交会对接要求精度在一两秒之内,人工控制难度很大,所以需要通过卫星和光缆授时,实现数字化自动点火,精确授时的误差精确至毫秒。测控与通信系统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太空和地面联系更紧密,通过此系统,地面中心可以通过系统传回的数据对航天器进行实时监控。压力传感器、UPS等设备能够确保航天器运行轨道的准确无误。“天宫一号”和“神州八号”的成功对接使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实现了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解决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技术。这第二步走得如此坚实,我国航天自动化技术的日臻成熟可谓功不可没。
物联网之“花”相继盛开 传感器之“土”紧随发展
2011年,全国各地物联网之“花”相继盛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市将物联网作为新兴产业发展重点之一。上海物联网产业企业超过300家,在智能交通、城市安防等公共管理领域,已建成一批广覆盖、高效率、智能化的物联网应用系统。福建省提出到2012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产值将达到300亿元以上,重点建设一个物联网产业集群、两个物联网重点示范区和九类物联网行业应用示范工程。国内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
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降低了各行业的人工成本,同时对传感设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感器是物联网发展的根本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所需的高端传感器大部分都依赖进口,这就带来了成本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及。所以,我国物联网要实现产业化就必须成长出一批掌握高端技术的国内传感器厂商,同时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通力合作。虽然物联网的前景非常良好和可观,但就目前传感器、变压器、稳压器等相关设备的制造技术与物联网的对接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经历一场深层技术革新才能适应物联网的不断发展。
光伏业不景气
2011年,全球光伏产业由于供求严重失衡,一改去年的爆发式增长行情,开始步入持续的低迷。由于全球第一大光伏安装市场德国削减补贴以及第二大光伏市场意大利政策不明朗,2011年1月到5月,欧洲光伏安装几乎处在停滞状态,装机容量环比出现大幅下降,组件价格也连续暴跌。另外,2011年10月中旬,美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商联名对中国75家相关企业在美进行产品倾销提出申诉, 12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宣布,该委员会以6票对0票的结果认定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对美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
自2011年一季度以来,随着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欧洲几大光伏应用市场连续削减补贴,全球光伏产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整体市场呈现出供大于求的现象。对于一直依赖国际市场的国内光伏行业来说,出口需求降低,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一方面,我们应加快培育国内市场。通过落实光伏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全面推动国内应用市场的启动及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企业应不断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加强产学研合作,成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要找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方式。最后,还应当加强企业管理与基础性工作,如标准化与技术规范的制定、质量检测认证以及资源调查与评估。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更是自动化行业的调整之年,众多行业前期发展的苦果、甜果一同在今年爆发了,猛烈冲击着整个自动化行业,冲击着我们每个自动化人。面对越来越动荡的世界、越来越恶劣的气候,生活、工作中的各种设备、设施等都将经受前所未有的考验,而这些考验的终极都必将是对中国自动化进程的考验,对中国制造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