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配电自动化试点内容各项指标项目满足设计要求,设备、系统运行稳定正常。其中,配电自动化DA技术、基于SCADA的地理信息技术和无级差无功补偿与谐波监测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2011年12月1日,国家电网公司组织验收农网智能化项目配电自动化试点工程,通过考评,山东高密市供电公司在全国8家试点单位中率先通过验收。
在智能农网建设工作中,高密公司不是一个“跟风者”,而是一个冷静的思索者和主动实践者。
高配置电网为高密智能化铺平“升级大道”
谈到高密目前的电网,“数字化、自动化、电气化”之类的词汇就会被反复应用。
1997年以来,高密公司总投资5960万元,先后完成了城区配网自动化六期工程,实现了城区33条配电网线路的手拉手环网供电,使全市区域内220千伏、110千伏和35千伏变电站全部达到“五遥”功能,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全部达到N-1要求,所有变电站实现了双电源供电和无人值守,变电站有载调压主变占有率、节能型主变占有率、10千伏及以上开关无油化率和节能型配变占有率均达100%;输、变、配电设备完好率达100%,其中一类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输配电线路供电半径合格率达100%。
近年来,随着高密市农村农副加工和特种养殖业发展迅猛,用电负荷持续攀高,针对低压电网薄弱实际,自2010年开始,高密公司采用典型设计、推广应用“四新”技术和智能设备,积极实施“村村强网”台区改造惠民工程,加快了农网升级改造步伐。到2011年底,高密公司累计投资1.6亿元对全市420个用电村进行了综合治理,被国家电网公司表彰为“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先进单位”。
高密公司经理刘海清在2012年工作会议上说:“今年,我们计划投资4600万元,高质量完成15条31公里10千伏配电线路、77个配电台区、90公里低压线路的改造任务,年内再建1个新农村电气化镇,到10月底,全面完成‘低电压’综合治理工作。”
通过实施城区配网自动化和优化农村低压电网建设,高密电网更加坚强,为农网智能化建设的全面展开做好了技术储备与经验积累。目前,高密供电可靠率99.9%,居民客户综合电压合格率达99.2%。
配电自动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2011年10月20日16时21分,高密公司10千伏大庆线发生速断跳闸,重合闸动作失败,调控一体化主站DA启动,并迅速作出判断,发出网络重构的命令:故障在大庆线的010开关后面二段,迅速把大庆线020开关前的一段恢复送电。抢修人员迅速定位查线,10分钟后查出故障原因:即大庆线健康街支线由大风刮上异物引起。抢修人员快速把故障消除,恢复了送电。通过配电自动化的技术、先进的设备和智能化的系统,有力地保证了大庆线二段的商场、医院、宾馆、学校和政府机关大楼的可靠供电。
[pagebreak]2010年1月20日,在国家电网公司召开的农村智能配电网试点工程配套关键技术应用研究项目启动会议上,国家电网公司下达全国8个试点县供电企业实施农网智能化试点工程的通知,其中高密公司承担城区12条线路和农村3条线路进行配电自动化示范工程。
该工程于2010年4月21日启动,12月底完成全部试点项目,2011年2月份上线试运行,目前已正式投运,并顺利通过国家电网公司验收。高密城区10千伏线路全部实现了配电自动化,达到实用化水平,这项工程被列入首批《国家电网公司科技成果推广目录》。
该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冷延涛介绍,这项工程具有调控一体化主站系统、基于SCADA的地理信息GIS系统、在线无级差无功补偿与谐波监测技术“三大功能”。一是调控一体化主站系统。该系统采用双网、双数据库服务器冗余互为备用运行,具有数据采集、处理、存储、应用操作和配电自动化DA、PAS高级应用等功能,实现了同基于SCADA的地理信息系统、“SG186”一体化平台、营销MIS系统、生产MIS系统的接口,其中调控一体化主站DA模块,实现了配电网故障自动隔离、网络重构和自动恢复供电功能。二是基于SCADA的地理信息GIS系统。在电子地图上建立与现实电网完全一样的电网模型,与调控一体化主站实现数据实时连接,与“SG186”系统进行数据交换,并能根据空间信息及设备信息查询定位具体位置,利用GPS卫星定位巡检仪、GPRS实时卫星跟踪仪,实现智能巡检、跟踪定位、视频监控、负荷控制、配变监测、户表监测、设备管理、规划管理、停电管理以及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潮流计算、短路电流计算、无功优化分析等多项功能。三是在线无级差无功补偿与谐波监测技术。无级差无功补偿与谐波监测装置是高密公司与国网电科院、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研制的智能化设备,在配变低压侧安装配变智能监测终端TTU和无级差无功补偿电容器,采用APFV技术来快速动态地改善客户侧的电能质量,实现谐波监测、无级差无功补偿和抑制电压闪变。通过该项技术试点,探索出了下一步对于农网无功补偿与谐波治理的有效途径,解决了无功投切对于电压波动造成的影响以及谐波注入对于客户电能和电网的冲击。
配电网自动化实施后,减轻了运行维护工作量,尤其是事故查寻及检修维护,预计每年可减少维护费用30余万元。此外,满足了城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用电需求。城区的停电次数、停电时间和停电范围大大降低,电能质量明显提高,受到城区居民的交口称赞。
“按城区每千瓦时创造工业产值21.3元计算,每年多供电量可创造工业产值2718万元。”该公司生产技术部专工张吉平跟笔者算了一笔账。
农网营配调智能化建设让服务更便捷
2月3日,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在高密电网正式投运,经监测系统运行正常稳定。这标志着高密公司智能农网试点项目全面告捷。
高密公司承担的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试点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第三批试点项目,总投资1996万元。
[pagebreak]该公司副经理胡培勋告诉笔者,试点工程包括用电信息采集、智能配电台区、配电自动化、农网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和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四部分内容。该公司选取一条城区10千伏线路和两条农村10千伏线路作为试点,试点区域内10千伏线路实施配电自动化建设,38台公用配变及98台客户专变的智能配电台区建设,试点线路所带136个配电台区及6990个低压用电客户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及基于现场“五遥”功能于一体的主站系统建设。
在试点工程建设中,该项目取得许多技术和管理创新成果。高密公司以搭建技术平台为支撑,以营配调业务一体化分析与管理为手段,以提升企业集约化管理水平和供电服务质量为最终目标。一是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用智能电表、采集器、集中器等终端设备,利用3G无线专网进行信息传输,实现了用电信息的自动采集、电能质量监测治理、用电分析和管理、用电异常的在线诊断,扩展了用电信息采集的覆盖面和业务类型,提升了负荷控制和线损管理水平,为营销稽查、线损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二是智能配电台区建设项目中,根据每个台区的负荷特点和发展需要,配备有载调容变、有载调压变和非晶合金变,实现了配电设备的经济运行和节能降耗,有效提高了客户端电能质量;对重点用电村实施多台区供电和低压“手拉手”供电,提高了台区供电可靠性;应用智能配电终端,加装环境检测装置和视频监控终端,与主站系统配合,具备状态监测与保护、计量管理、负荷管理、环境监测和控制、视频监控、电能质量管理、线损管理、经济运行管理等功能,实现了配电台区的综合管理。三是统一数据采集与集中监控平台实现了农网营配调各环节实时运行数据的统一采集与集中处理,消除了实时数据层面的“信息孤岛”;企业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提供了县供电企业信息一体化解决方案,通过集团公司SG186系统实现单点登录,构建了县供电企业综合管理数据库,实现了配网层面的生产、营销、服务业务的横向集成,为企业管理主题分析和辅助决策提供了技术支持。
该工程建成后,通过配电监控调度指挥中心对整个试点工程进行综合应用,创新开展供用电信息发布、客户用电异常的诊断干预、供电故障的快速隔离恢复、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监督保障等业务。实行在线用电异常诊断,及时避免异常升级引发的故障,一旦发生故障,由监控人员及时发现并调度抢修人员处理,实现主动服务,预计故障抢修时间将比现在缩短30%。
“农网营配调试点工程投运后,配网故障隔离时间由现在的一个小时左右缩短到3分钟,不仅提高了电网供电可靠性,而且提高了人员工作效率。”该公司营销部党支部书记刘桂云深有感触地说。
高密公司试点项目立足农网特点和农电发展新需求,以新型农网建设为载体,围绕营配调各环节运行管理智能化和业务管理模式优化两方面核心需求,打造了安全可靠、灵活高效、优质互动、先进适用的农村智能配用电系统,在农网智能配电台区、中低压配电网多种通信技术与农网营配调管理模式优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在提高农村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与电能质量,降低中低压电网电能损耗,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全国县级供电企业营配调一体化管理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实践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