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中国遥感产业化的未来

   日期:2011-12-28     来源:3sNews    评论:0    
核心提示: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因其应用领域广泛,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化里,遥感的产业化步伐,却远落后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而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我国,近年来全世界都在探讨这一话题,我们也相信这些探索必将推动遥感产业化的进程。

  中国测控网讯 遥感作为一种空间探测技术,至今已经经历了地面遥感、航空遥感和航天遥感三个阶段。因其应用领域广泛,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发展。但是不可否认,在整个空间信息产业化里,遥感的产业化步伐,却远落后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而这一现象并不仅仅存在于我国,近年来全世界都在探讨这一话题,我们也相信这些探索必将推动遥感产业化的进程。于是记者就“遥感能否产业化”这一话题,走访了国内遥感界的众多前辈,希望可以解开一些疑惑,更加清晰的解析遥感产业化的未来。

  早在19世纪中叶(1858年),就有人使用气球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1903年飞机问世以后,便开始了航空遥感受的第一次试验,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摄影,并将航空影像应用于地形和地图制图等方面。自此,遥感技术的序幕被正式揭开。从1972年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升空以来。美国、法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印度、中国等国都相继发射了众多对地观测卫星。此后,遥感技术开始迅速发展,随着传感器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遥感技术已经进入一个能动态、快速、多平台、多时相、高分辨率地提供对地观测数据的新阶段。

  而技术的迅速发展,却未能大规模的带动产业化的发展。尤其对于老百姓来说,也许他们对于卫星影像的理解就是一张照片,而这张照片可以用在何处?怎么用?是大家并不了解的。

  这之中问题何在,是技术水平低下?产业成本过高?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政策不支持?产业切入点模糊?下游服务链匮乏?不断的质疑也许正是由于遥感离我们太远。首先,高额的技术和资金投入,目前只能由国家和政府来承担,很难像导航和地理信息一样实现纯商业化的运营操作;其次,从应用角度上来讲,随着人们对遥感应用的了解,对于数据的需求量将如井喷般迅猛增长,然而如此庞大的需求却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满足。但是这也让我们看到了遥感产业未来的广阔前景。随着国家高分专项的确立,和国家“十二五”期间的一系列政策支持,遥感产业正在迎接春天的到来,孕育是辛苦的,但是长时间的孕育也将为它带来不可估量的成长力。我们也期待在这个产业链上可以孕育出更多新兴的产业,容纳更多的新技术,新应用。

  其实任何一个事业的发展,都有它特定的步伐,遥感本身的技术难度和巨大的资本投入,就决定了它不同于导航业和地理信息产业的商业步伐,但是却也让我们看到了它巨大的产能价值,所以我们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去等待它的爆发。我们也很欣慰的在采访中听到国内外不同的企业家、学者对我国遥感产业化未来的肯定及憧憬。

 
标签: 遥感 卫星导航 GPS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