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经济特区共同成长发展的深圳大学,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拼搏,在科研队伍、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业绩。这些业绩的取得,更使深圳大学成为了广大企业家、投资者寻求产学研合作及科研成果转移的宝贵之地。
为了进一步推动深圳大学产学研合作以及科研成果转移的工作,有效建立深大科研人员与广大企业家、投资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深圳大学信息技术产学研对接会,将于2011年12月24日隆重举行,热诚欢迎大家踊跃报名参加!
会议时间:2011年12月24日上午9:00(8:30开始签到)
会议地点:深圳大学科技楼一楼2号报告厅
主办单位:
深圳大学科学技术部
深圳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深圳大学信息中心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联系方式:
深圳大学科学技术部
电 话:0755-26536230,15818625223
传 真:0755-26536230
电子信箱:kjc@szu.edu.cn
联 系 人:魏兴华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电 话:0755-26406591
传 真:0755-26400354
电子信箱:johnsoNIp@vip.163.com
联 系 人:卜小姐、刘先生
附件1:参会回执
附件2:会议议程
附件3:主办单位介绍
附件1:
参会回执
姓名 |
职务 |
手机 |
|
|
|
|
|
|
|
|
|
|
|
|
|
单位名称 |
|
||
单位电话/地址 |
|
附件2:
第一部分:科研及成果介绍
一、 深圳大学科技资源与成果简介
发言人:深圳大学科学技术部主任 李学金教授
二、 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发言人: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黄建军教授
三、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简介
发言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 喻建平教授
四、 信息中心简介
发言人:信心中心主任 张凡教授
五、 科研团队及科研成果介绍:
1、 朱明程:基于FPGA的全景视频摄录系统及其产业化
2、 蒙山:智能机器人应用系统
3、 徐明,基于特征识别的人脸实时动画技术及故事情境驱动的三维场景构造方法
4、 秦斌,五轴数控加工中心
5、 江志添,自动化射击场与反恐作战实兵实弹对抗训练系统
6、 毛睿:基于龙芯cpu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
7、 黄强:深圳市嵌入式系统设计重点实验室介绍
第二部分:实验室参观考察
请各企业家联系对项目感兴趣的老师参观相应实验室,由各负责的老师带领参观并深入洽谈。
附件3:
深圳大学简介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创办。建校28年,实现了办学规模由建校规划4000人到实际在校生近30000人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办学层次由学士、硕士到博士教育的三级提升,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设有25个教学学院,72个本科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覆盖下设二级学科9个;现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覆盖下设二级 学科13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共计154个。现有专业学位授权学科9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3个,共计有专业学位授权学科(领域)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现有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10个学科门类。
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25603人,研究生3290人,留学生645人。现有教职工 2478人,其中专任教师144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372名,副高职称573名,博士822名。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 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5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5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名,教育部各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10名,博士生导师34名,全国优秀教师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名,鹏程学者3人,获霍英东青年教师 奖1人,“双聘”院士10名,外籍教师32名。
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努力建立以代表性成果为评价对象、以学术影响和社会贡献为评价标准的科研水平评价模式。“十一五”期间共承担科研项目4030 项,其中“863”、“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防科研项目等国家级课题、项目29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0年达74项。2010年文理科实到科研经费1.3亿元。科学研究贴近社会需求,横向项目和经费不断增加。理工类论文被SCI、EI、ISTP收录 2804篇,人文社科类论文被CSSCI收录1306篇。共出版专著263部、译著40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 目取得突破。获得全国美展金奖、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解放军总参谋部一等奖、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9项,获得授权专利107项。
深圳大学将继续解放思想,紧随特区,不断探索,着力建设立足深圳、面向国际的高水平、有特色、创新型一流大学,为实现“高校之林,后来居上”的宏大心愿努力奋进。
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1997年,其前身是1983年深圳大学建校时创建的电子工程系,著名学者童诗白教授任电子工程系首任系主任。学院秉承严谨务实办学传统,凝炼以电子与信息为特色的学科优势,形成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办学条件及办学成绩优良,被评为2010年深圳市教育先进单位,取得一系列标志性办学成果——
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点成为深圳大学首批三个硕士点之一;
2001年,经广东省教育厅评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评为广东省高校IT专业首批12个名牌专业之一;
200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点成为深圳大学首批三个博士点之一;
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被评为深圳大学首批三个国家高等学校特色专业之一。
目前学院由电子工程系、通信工程系、智能信息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组成。学院设有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设有信号与信息处理博士点一个,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两个硕士点,工程硕士领域二个。有两个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一个省级实验示范中心电子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分室ATR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智能信息处理研究室,一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现代通讯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
学院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坚持本科教学是立院之本,学科建设是强院之路,服务社会是办学使命。建设与深圳高新技术密切关联的名牌专业、特色专业;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道路;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形成鲜明人才培养特色,为深圳蓬勃发展的IT产业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学院面向国内外著名大学延聘师资,现有教职员工7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人,鹏城学者1人,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5人。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共1600余人。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简介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陈国良教授担任院长。学院专职教师共67人,其中教授13名(博士生导师4名);副教授26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1名;教育部霍英东青年教师奖获得者和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各1名,省级“千百十”人才2名。
学院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深圳分中心、国家Linux技术培训与推广中心、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深圳大学超级计算中心等4个中心;深圳市嵌入式系统设计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超级计算中心、深圳市物联网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工程实验室、深圳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组成。现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特色专业、省级名牌专业)、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3个本科专业;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以及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等3个硕士点;具有计算机技术和软件工程领域两个专业型工程硕士点。
自2006年开始,学院积极拓展与国内外知名公司和大学紧密合作,先后与IBM、微软、德州仪器、腾讯、SUN、金蝶软件、神州数码、EMC2等著名IT企业建立紧密的人才培养和项目合作关系。学院与国际第三大半导体公司-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共同成立了国内首个TI本科试点班,连续几年培养出一批批高层次的嵌入式人才。学院成立了高性能计算特色班,为广东省与深圳市高性能计算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基础学术性人才和应用型综合人才。学院拥有多个学生创新俱乐部,如ACM程序设计竞赛俱乐部、IBM俱乐部、腾讯俱乐部以及Apple俱乐部等。人才培养成果突出,腾讯公司创始人马化腾(QQ之父)为学院1993届毕业生;在ACM程序设计大赛中学院的学生多次获得亚洲区预选赛银奖和铜奖以及广东省赛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学生就业面宽,一次就业率高,平均工资居前列。
信息中心简介
深圳大学信息中心拥有一支年轻的科研队伍,核心成员32人,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24岁,平均年龄37岁,专业分布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和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多个学科。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级职称18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实验员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指导研究生26人,开展下一带网络、模式识别、图形动画、机电与自动控制、计算机教育应用等方面的科研与技术开发。
深圳大学信息中心科研设备齐全,拥有国内领先的新型网络设备和开发平台,成立有应用研究实验室和视听技术研究所。在下一带网络技术方面,完成了新一代可信任互联网实验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可信任互联网”项目)等3个国家项目。深圳大学视听技术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城区反恐作战实兵实弹对抗训练系统、自动化射击场等项目,成功应用于全军多个单位,2008年获得全军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应用研究实验室承担了手背静脉信息识别、语音叙述故事情境三维可视化、人脸表情与口型动画、音乐识别等多项深圳市科研课题,拥有发明专利7项和软件著作权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