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软件成为国产汽车腾飞引擎

   日期:2011-12-05     来源:中国测控网    评论:0    
核心提示:过去20年中,汽车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80%都来自于汽车电子设备,汽车电子设备在整车成本及价值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平均水平已经由以往的10%上升到40%,在高端车型中,更是可以达到60%。

  汽车工业文明发展至今,传统的机械技术在汽车科技中已经不再是一枝独大的主角,伴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汽车电控系统已经逐渐成为判断一款汽车性能优劣的重要标准。如今人们决定购买一辆汽车时,除了考虑排量、马力等硬性机械标准之外,汽车的操控体验和乘用感受也成为决定消费行为的关键因素,这些基于用户体验的功能有一些是可被人们直观感觉到的,例如电动车窗、恒温空调、车载通信、倒车雷达或自动泊车。另外,还有很多是人们平时不易觉察,却与汽车性能息息相关的操控功能,比如燃油喷火控制、发动机管理控制、加速防滑、自适应悬挂等等。以上功能都属于汽车电控系统,电控系统的功能、性能、差异化特性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的实现。

  大力发展嵌入式软件产业对提升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

  过去20年中,汽车性能的提高更多地依赖于汽车电子技术的进步,汽车产品的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80%都来自于汽车电子设备,汽车电子设备在整车成本及价值中所占比例不断提高,平均水平已经由以往的10%上升到40%,在高端车型中,更是可以达到60%。而支撑汽车电子设备不断突破的动力正是来源于用户对安全性、舒适性、娱乐性的追求以及汽车电控嵌入式软件技术的发展,电控嵌入式软件已经打开了汽车产品竞争的新格局,而这种新格局的形成也为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缩短与国外品牌的差距带来了机遇。

  众所周知,国内汽车自主品牌面对着国际汽车品牌的巨大压力,由于国外厂商在技术、市场、品牌的长期积累,我们在短时间很难与国外厂商匹敌。汽车电控技术不仅可以实现车身、动力等控制功能,而且通过嵌入式软件可以实现更多差异化、个性化的功能,而本土汽车厂商更加熟悉国人的乘用习惯和交通环境,基于本土需求特点的电控系统嵌入式软件功能实现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因此,推动汽车电控嵌入式软件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应对国际汽车品牌在国内市场的挑战,甚至可以使我国自主品牌更有信心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另外,软件技术产品不会面对国际贸易壁垒,更易于作为独立产品向国际市场输出。

  相对于汽车制造而言,汽车电控设备制造尤其是嵌入式软件开发所需的产业资源以及社会成本较少,更易于集中力量进行开发和生产。反过来,其开发成果却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一个有价值的技术革新首先可以使整车的市场竞争力得以增强,从而使汽车制造业的各环节从中受益,而且,技术革新通常可以衍生出配套的新型设备和产品,能够使我国汽车产业链更具活力。

  同时,汽车电控嵌入式软件开发属于智力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该产业与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方针相吻合。更为重要的是,它所带动的行业恰恰是我国当前的主要经济支柱汽车产业。因此,深化发展电控嵌入式软件业不仅开拓了新兴行业,还能进一步夯实现有经济基石,这将是一个固本开源式的发展模式。

  我国汽车电控嵌入式软件产业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

  2009年国家推出了“核高基”产业扶植计划,汽车电控嵌入式软件被列为重点支持的软件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资金和资源的帮助下,我国核高基专项的汽车电子基础软件课题在实施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已初现成果,目前已推出了一系列通过国际认证的嵌入式基础软件产品,实现了国产嵌入式基础软件从“无”到“有”的突破,并初步完成了和整车厂商现有研发、生产体系的对接,

  产品已经应用在一汽、上汽、奇瑞、长安等十余款国产车型上,形成数十万的装机台套,并已实现了向欧洲知名汽车厂商的产品销售。

  我国汽车电控嵌入式软件产业的未来更加值得期待

  2010年我国汽车的产销量已经达到了1800万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快、疆域广大、气候及地理环境差异较大,汽车的本土需求特性显著,个人汽车拥有量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美国每千人拥有车量是接近770辆,欧洲国家大约在600辆,日本是500辆,中国平均不足30辆,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院长余卓平预测到2020年,中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千人拥车量达90辆。巨大的增长空间意味着将整车作为载体的电控设备和产品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虽然我国电控嵌入式软件产业刚刚起步,但是其重要性和发展前景已被业内高度认可。

  当然,承载着汽车科技与汽车产业发展使命的电控及嵌入式软件技术任重道远,与国外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在竞争策略上,国内软件企业可以寻求单项技术突破,通过单点功能替代,循序渐近,逐步实现系统替代。在发展思路上,国家可以通过扶植计划,进一步对软件开发产业给予更大的支持,赋予企业更多的责任和自主能力,同时需要政府协调,进一步推动整个汽车电控及嵌入式软件行业的产业化,增强产业成熟度,在一方面发展软件产业的同时,也要注重与芯片技术以及其他硬件产业的有机结合、平衡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配套服务机构的建立,互相促进、共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