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自主知识产权、中国自有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事件。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迅速建设以及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需要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产业集聚的巨大合力。
正值“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赛迪顾问在总结其他GNSS系统的产业分布特点、发展成功要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北斗系统目前的产业分布特征,对中国自主运行的北斗导航卫星产业未来的空间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为国家和地方的北斗导航卫星产业空间布局与宏观决策提供参考。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明确提出“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
中国北斗导航产业尚未形成明显产业集聚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整体规模不大,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201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整体规模达60亿元,仅占中国GNSS产业的6%左右。
据赛迪顾问不完全统计,中国从事北斗产品生产和研发的企业约20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比例较小,且分布在十几个省市,尚未形成明显的产业集聚。
图12010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区域产业规模
数据来源: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赛迪顾问整理2011,05
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等三大区域凭借在GPS产业发展中积累的先发优势,正在积极地布局北斗产业。
广东省作为珠三角产业群的中心,在北斗产业化推进和应用走在了全国前列,广东省拥有非常完善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聚集了国内主要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的企业和研究单位,而北斗技术在珠三角应用试点工程也在加紧启动,并有了较大程度的产业化应用,在推动北斗技术民用化发展上取得较大突破,2011年3月广东省经信委在《2011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了重大项目建设之一的“珠三角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范项目”。
上海市作为长三角产业群的中心,在卫星定位导航应用产业方面起步较早,有较好的产业化基础。上海在“十一五”期间就大力推广卫星定位系统综合服务网的应用和服务。到2010年,上海在北斗产业化推进方面更加积极,首先成立了国家卫星导航应用浦江产业基地。当年6月又成立了上海卫星导航定位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该联盟的任务就是瞄准国家战略目标,以我国“北斗”导航系统以及兼容导航应用的产业化为切入点,逐步实现卫星导航终端及相关服务的产业化。
北京市作为环渤海产业群的中心,在北斗产业化推进方面走在了前列,北京市拥有完善的北斗卫星导航产业链,聚集了国内主要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的企业、研究单位和航天领域人才。并且,北京市相继投建了卫星导航产业园、国家卫星导航产业技术创新孵化器和北京市导航产业示范基地。其它各省市也纷纷布局北斗导航产业。天津市于2011年3月与国家卫星导航信息服务中心达成全面合作协议,积极引入北斗卫星导航民用开发项目。山东省于2011年2月着手在胶州湾产业新区投建北斗卫星导航民用应用系统产业园,此项目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7市23个重大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30亿元,占地1000亩。河北省借助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的研发优势,逐渐拓展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产业的布局。辽宁省沈阳市作为中国移动八大基地之一的位置基地所在地,在中国移动的整体产业布局下积极推进北斗导航产业的民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