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建设取得进展

   日期:2011-08-23     评论:0    
核心提示: “ 十二五”开局之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共建,项目带动,资源共享”的工作思路,超前部署和安排大型科学仪器资源协作共用平台建设,在制度体系建设、经费投入、创新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大型仪器资源协作共用平台服务自主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效果日益显现,为加快推动“十二五”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是建立和完善平台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施行新的大型仪器协作共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自治区把建立以资源共享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作为工作重心和切入点,重新修订出台了大型仪器协作共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为适应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该管理办法将以往“先补后测”的传统做法彻底改为“先测后补”,面向用户和入网仪器单位(机组)建立以开放共享为中心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两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入网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水平,目前全区入网科学仪器设备利用率从以往的40%提高到现在的60%以上。

  二是启动实施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区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了依托区域中心为主的全区大型仪器协作共用服务体系管理新格局。南宁区域服务中心主要面向东盟各国,着力打造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等专业检测领域特色服务品牌;柳州区域服务中心立足服务广西汽车、机械千亿元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汽车及零部件检测服务品牌;桂林区域服务中心围绕服务广西冶金和有色金属千亿元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有色金属、地球化学、环境、新材料成分、结构和物理性能检测服务品牌;梧州区域服务中心重点整合该地区现有出口产品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扩大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提升网络平台的应用能力和服务水平。为充分调动入网仪器单位(机组)及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自治区制定了大型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依托区域服务中心,按照“统一组织、分年考核”的管理方式,对入网仪器设备及其依托单位(机组)的年度工作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综合性考评,每年考核一次。实行绩效考核机制,网络平台建设取得了明显实效。目前,广西大型仪器协作共用网累计入网仪器815台(套),总价值6.2亿元,其中单台(套)50万元以上有366台(套),占入网仪器总数的45%,成功加入泛珠三角(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区域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网。

  四是启动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联合评议工作,促进资源共享,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为促进全区大型仪器资源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从源头上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自治区已着手制定大型仪器设备联合评估评审管理办法,建立联合评审机制,对财政资金全额或者部分出资新购、新建(价格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仪器设备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经济性进行联合评审,并将联合评审结果作为有关部门审批购置的重要参考。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