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首次采用声呐探测下水道淤积

   日期:2011-06-21     来源:《南国早报》     评论:0    
核心提示:声呐设备投入市政,服务普通百姓。

  6月17日上午10时,南宁市长湖路下水管道清淤活动正式开始。这一次清淤,不再像以前那样由工人下去探测,一个从外地引进的新设备,首次被用在南宁市管道清淤工作中,这个新设备就是声呐。

  过去多用于军事目的

  看过战争影片尤其是海战影片的读者都知道,当潜艇攻击军舰或者军舰搜寻潜水艇的时候,都会使用一个叫“声呐”的设备。这个设备放入水中,会像海豚一样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反射回来会形成图像,根据反射回来的图像就能知道搜寻目标的具体位置和形状。此次用于探测下水道淤积情况的声呐,正是过去曾被大量用于军事行动的声呐。

  据设备的拥有者——广东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总经理谢广勇介绍,他们受绿城水务公司的委托,要在南宁市长湖路和埌东、埌西片区开展下水道淤积的探测及清除工作,而此次带来的声呐,就是工人们最有力的帮手。用它,工人们完全不用下到下水道里,使用声呐探测器就能了解下水道里的淤积情况,非常方便。

  声呐探测直观安全

  当天上午10时,探测开始了,工人们从车上拿出声呐传感器。这是一个纺锤状的物体,两头尖,中间细,长1米左右。工人们将要探测的下水道两端井盖打开,从水中先拉过去一条绳子,这条绳子就是声呐传感器的“轨道”。工人们将绳子绑在声呐传感器的两头,另外一个井口的工人拉动绳子系着声呐传感器的绳子,就拖动着传感器往前走。与此同时,井口边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上,马上就出现了下水道里的淤积图像。

  记者注意到,在长湖茶花园路口一段长约60米的下水道,用这个设备20分钟就检测完毕,哪一段淤积厚,哪一段淤积薄,都在电脑上形成了视频,可以随时倒回播放,非常便捷。

  绿城水务公司管网管理处主任何刚告诉记者,以往清理下水道里的淤积,都用人工。为了保证工人安全,要将污水厂停止生产,工人带上防毒面具、做好防护才能下去。现在,这种老办法越来越不实用。首先是工人的安全无法保证,其次将污水厂停产,当天产生的污水就无法得到及时处理。另外,潜望镜等设备探测的距离很短,无法了解到整个下水道的情况。绿城水务公司此次斥资,从广东请来专业的探测公司,用先进设备探测下水道淤积,为后期清淤提供了直观的资料。这种新设备在广东、北京等比较发达的地方已经使用,但在南宁是首次用于下水道清淤。

  将投入更多新设备清淤

  不过,声呐设备用起来方便,前期的准备工作却非常麻烦。管理处工作人员宾俊华告诉记者,其中最麻烦的就是要给声呐架设“轨道”,即在两个井口中间的一段下水道里穿上一条绳子,用于拖动声呐传感器前进。由于下水道里有毒气体非常多,不能由工人下去系,只能采用一只小船形状的浮标,在浮标上系上绳子,从上游的下水道井口放下去,再到下游的井口去拦截。由于下水道情况复杂,放下去的浮标经常会陷在淤泥里。别看声呐探测只需要20分钟,但在这段60多米长的下水道里穿绳子,就用了一天的时间。而长约1.2公里的长湖路,工作人员用了10天的时间,还没将下水道里的绳子全部穿完。

  据何刚介绍,今后,一批更先进、更好用的设备将被购置进来,用于污水管网探测和清淤,这些新设备包括能在下水道里自行前进的履带式机器人、管道检测仪等。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后,将能大大提升污水管网的检测及清淤能力。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