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手指来回拖动,电脑触控屏幕里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精美文物——錾花鎏金龙纹银盒开始“转身”,全方位展示银盒上的每一处细节,连微小的焊点或锈蚀斑都一览无余。任意选取银盒上的两点,马上可以获得精确到千分之一毫米的测量数据。
日前,内蒙古博物院完成了对吐尔基山辽墓出土的265件单体文物3D数据信息的采集和建模,数据库建立工作也已接近尾声。
大规模对一个古代墓葬出土的可移动文物及馆藏珍贵文物进行3D数据信息采集还是首次。专家认为,内蒙古博物院3D数据采集系统研发采用的技术手段、建立的模板样本有可能成为全国博物馆行业数字化建设的标准。
在文物3D数据信息采集工作室,有6台不同类型的3D扫描仪。据介绍,根据文物的体积、材质、形状的不同,各种类型的扫描仪可以完成对大型目标、一般性物体、人体、狭小空间和异型物体、较小物体和表面复杂纹理的高精度扫描。之后,通过相应软件对所扫描物体进行数字化还原,生成被扫描物体的原始数字模型。
打开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文物的名称、年代、类型、级别、质地、尺寸、重量等相关信息一目了然。随意点击文物类别筛选选项,再选取任意一件,文物的三维立体展示图立即映入眼帘。内蒙古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信息中心副主任李少兵说,“这个数据库相当于一本‘文物户籍册’,里面详细记录了每一件文物的‘身份信息’,查找起来方便快捷。”
另外,3D信息数据库还使得文物管理方式完全告别了以往的传统模式,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实现了“数据还原”。
“数据还原”就是将文物的尺寸、质量等信息纳入数据采集的范围,内蒙古博物院的3D数据采集工作恰好解决了这个问题。
如果遇到不可抗力对文物造成损坏,或随着时间的流逝,当锈蚀等文物病害加剧时,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调取3D数据找到它原本的模样,为修复提供最精确的依据。甚至出现文物丢失、流失状况时,也可以拿出最精确的数据资料,证明这件文物原本“为我所有”。
“因为之前出现过这种状况,我们国家的文物突然出现在国外的拍卖会上,但我们只能拿出几张照片,找不到更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这是我们遗失的。”李少兵惋惜地说,“但有了这套数据资料,就能证明这就是我的‘孩子’。‘身高’、‘体重’、‘外貌特征’、‘衣着打扮’都能拿出确切的证明,就是遗失了也能找回来!”
今年, 内蒙古博物院将完成对吐尔基山辽墓所有出土文物的数据库建立工作,并完成对内蒙古博物院现有的517件组馆藏一级文物的3D数据信息采集。预计年底前可以进入当前研发成果的应用阶段,在展厅中安装触控屏幕,观众可以近距离“触摸” 、“把玩”这些近期还无法展出的珍贵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