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积薄发 五十载铸就 军用计算机和软件研发基地

   日期:2008-09-19     来源:中计在线    评论:0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十五所)是伴随着新中国“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和计算机事业的诞生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1956年,中国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我国的计算机事业也在该规划的引导下起步。


    同期,在“先集中后分散”的原则下,国家抽调有关人员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备处,实施国家在电子计算机方面的科研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工作。“十五所就是在上述背景下于1958年正式创立的,也是国内成立最早、主要面向于国防信息化服务的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副所长李建明说。

    李建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副所长。1990年进入十五所。1996年任太极计算机公司企业管理部副主任。1997年任科技计划处副处长,1999年任科技计划处常务副处长、处长,2002年任所长助理兼科技计划处处长。2005年任现职。曾先后获得总装备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发的“xxx工程”突出贡献奖和国防科工委等五部委联合颁发的“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突出贡献奖称号。
初创(1958年~上世纪80年代初)

    李建明将十五所五十年军品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他认为,从成立到1982年DJS-240计算机圆满完成国防巨浪工程一期任务,是十五所的创业阶段。

    在这期间,十五所提出了走“通专结合、质量第一”道路的战略方针,边建设、边研制、边使用,研制开发的系列计算机为我军导弹发射的测量和安全控制数据处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将军用计算机推向了小批量生产。

    “代表机型就是108乙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主要用于中程导弹发射的测控和安全控制,1966年投产并成功参加了核导弹试验。之后又研制320电子数字计算机和管理程序,用于中、远程导弹发射后的测控和安全控制。这也是我国在晶体管计算机时代的两个主流机型,加上我所研制的DJS-183小型多功能通用计算机,在1978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获得了国家嘉奖。”李建明说。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国防718工程、巨浪工程和331工程等“三抓工程”中功勋赫赫的DJS 200系列机,即为十五所从1973年开始牵头国内50多家单位设计完成的。到上世纪80年代初的时候,十五所又研制出180系列小型机,这又是一个跨越,也在国内首创了国际的主流机型与国内机器兼容的发展道路。

    转型(上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中期)

    改革开放后,计算机领域是我国最早被冲击而没有受到保护的领域,除了国外最高端的大型机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进入了国内。这对十五所的军工科研体系冲击非常大,尤其是人员队伍开始不稳定起来。“一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整个社会形成了对计算机人才的高度需求;另一方面,也正好赶上一个人才出国的高潮。再加上那时军品研发的任务开始大量减少,涉密程度相对不高,所里有相当大一批科研人员离开了。”李建明认为,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仅在美国的原十五所人员就约有500人,“已经可以在美国开一个分所了”。

    当时我国正处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波浪潮。审时度势,十五所决定转变发展战略,提出了“以军为主、军民结合”的方针,开始“下海”。
  
    “标志性事件就是所里把很大一部分科研力量调整到面向国民经济的民品领域,于1987年成立了太极计算机公司(现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其中的几个研究室转成了太极最早的6大事业部。”李建明说。
到1994年,十五所的军工科研任务已非常少了。“所里为了保持已经是很少量的军工队伍,把几个研究室合起来成立了一个研究中心,同时成立了军事系统工程部。”李建明说,“就这两块面向军品,剩下的全部赶到‘海’里去自己找饭吃去了。

    在技术上,十五所根据军品任务的需求,制定了从自主开发到跟踪仿制的技术路线。虽然一些主流技术仍受国外“八统协议”的封锁,但其仍研制出了许多有影响的科研和应用成果,包括1983年研制的NCI2780小型机和AP2701数据处理机,1990年的VAXⅡ-780双工计算机系统等。

    尤其是在1992年,401工程软件概要设计通过评审,十五所已开始从单纯地研制军用计算机开始了参与国防军事应用。

    辉煌(上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

    受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及后来的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等事件影响,从1995年开始,国家开始加大对国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

    “也是从那时起,十五所的科研体系逐步得到恢复,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技术与产品的研发上,十五所也从传统的单纯产品开发或硬件生产,实现了到计算机加固、应用系统建设和集成、软件开发的转变,成为军用软件,尤其是军用共用软件开发的龙头单位。”李建明说。

     1995年,国家921工程(神舟飞船载人航天测控)启动,十五所承担了包括北京航天中心与东风中心计算机和显示系统在内的十几项建设任务,成为十五所在应用系统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1996年,十五所分别以研究中心和军事系统工程部、太极计算机公司为龙头的“军民结合”的方针得以彻底地理顺和贯彻。同时,十五所开始了“××平台”大型软件平台的论证工作,并于1998年签订了研制合同,成为当时全国软件领域最大的单笔合同。迄止目前,十五所已先后承担了十余项军用软件平台的研制任务,成为国内军用软件,尤其是军用共用软件和支撑软件研制的总体和主要依托单位。

     2000年,十五所撤消研究中心和军事系统工程部,重新调整为研究室。至目前,所内服务于军工科技领域的一线科研人才也已由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200余人猛增到了800余人。涉及的军品服务领域,也由当初的航天测控扩展到海、空、二炮及四总部,承担了一系列指挥控制、卫星应用等方面数百项大型军事工程建设任务。
 
     在部队、准部队的信息化建设领域,十五所同样走在了国内同类单位的前面。先后承担了武警内卫、黄金、森林部队以及公安边防、消防、警卫“十一五”时期信息化建设初步设计方案起草和论证工作。2008年,十五所作为总承建和总集成单位的武警信息化建设初步方案获得批复。

     在各项工作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为十五所带来了可观的收益。“2007年,全所在军品领域的收入10.9亿元,而当年任务最少时,合同总额只有300余万元。”李建明表示,“预计今年仍将突破10亿元。”

     继往开来五十年系列报道

     白驹过隙,岁月如梭。

     2008年,伴随着新中国国防科技和计算机事业一起成长、发展和壮大的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五研究所(华北计算技术研究所),迎来了创立的第五十个年头。

     历经半个世纪的峥嵘岁月,作为我国最早创建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研究机构之一的十五所,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目睹并见证了中国国防科技和计算机事业发展的万千悲喜与厚积薄发。

     五十载风雨兼程,五十年春华秋实。从主持设计制造我国首个通用系列计算机,到参与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从向南太平洋发射洲际运载火箭,到承担神舟号飞船等重大国防工程试验任务;从研制生产DJS 200系列机,到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学校、金融、通信等全行业解决方案……五十年中,十五所有太多成就值得引以为豪。

     五十载弹指一挥,五十年奋斗不息。先后拥有载人航天测控中心计算机系统、通用信息处理平台等多达几百项的产品和技术,并陆续涌现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张如辰、全国电子系统先进工作者谈君豪、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刘淮松、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朱美正和王玉玫等先进人物……五十年里,十五所广大科技工作者用忘我的工作热情、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和报效祖国国防和计算机事业的远大理想,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乐章,树立起一座座计算技术的丰碑!

     而今,在改革与创新历程中积淀了雄厚智力资本、丰富信息资源和宽广协作渠道的十五所,又已重装上阵,向着“办一流军工大所,建一流IT企业,进中国电子百强”的愿景飞奔。

     察诸往,知来者。从本期开始,本报将重温十五所五十年来风风雨雨的发展历程。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