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把卫星送入绕地球飞行的大椭圆轨道,星箭分离,卫星打开太阳能帆板
东方网8月17日报道 “外星人咱们可能都想见面,如果有月球基地,我一定会和他握手。但现在看来,这也只能是希望了。”
在昨日国防科工委、国家航天局联合举办的“中国探月的路线图、目标和风险分析”在线访谈上,国防科工委月球探测工程中心副主任郝希凡不无风趣地说。
我国首颗“人造月球卫星”——“嫦娥一号”将于近日择机升空,按照目前的设想,有可能届时将进行全国实况转播。
据国防科工委介绍,探月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后续工程正处于论证阶段。工程设想为三期,简称为“绕、落、回”三步走,在2020年前后完成。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探月工程是一个完全自主创新的工程,是我国实施的第一次探月活动,由于对月球环境的认知还有限,技术支撑还相对薄弱,实施发射过程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困难和风险。”郝希凡说。
“进入发射实施阶段,每一项工作计划落实至为重要,每一个操作细节都事关成败。”此前的8月10日,国防科工委主任、绕月探测工程领导小组组长张云川在绕月探测工程进场动员会上说。
探月工程总指挥栾恩杰也承认,“进入发射阶段后,我们还可能遇到一些困难、矛盾或者问题,仍要充分看到工程的难度和艰巨性。”
据介绍,用于发射“嫦娥一号”卫星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到目前的发射成功率是100%。但长征三号甲火箭副总设计师金志强表示,并不能说发射没有风险。“我们的发射次数还不多,长三甲火箭从1994年首飞至今只发射了14次。从设计的角度,长三甲火箭设计的飞行可靠性指标是0.95,所以从严格的科学意义上讲,是不可能确保每一次发射都成功。”金志强表示,“我们有信心确保这次发射成功,当然风险也是存在的。”
到目前为止,人类共发射月球探测器122次,成功59次,成功率为48%。“月球探测要面对许多未知因素,解决许多技术难题,因此,这是一项空间探索和探测的事业,是一种开创性的工作。”郝希凡表示,做好工作是一方面,也要准备应对许多未知因素的工作,要面对探索中的一切过程,做好应对特殊情况的准备。
据绕月探测工程卫星系统副总设计师孙泽洲介绍,在进入使命轨道前卫星需要进行9~10次的变轨。其中最为关键的是第三次近地点(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和第一次近月点变轨(实现月球捕获),此两次变轨均具有短暂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出现撞击月球或飞离月球的可能。不过,孙泽洲透露,“关于变轨的相关问题,我们已经解决。”
郝希凡称,在工程技术上,我国现有技术状态还不完备,目前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地球卫星系统进行探测,卫星技术源自于地球卫星,还需要在月球环境下进行考验,测控技术只执行过40000公里以内的任务,而到月球的距离有38万公里之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