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各地也正在陆续把它纳入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中——
“机器人”能否走好信息技术路?
智能机器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领域,是一门具有高度综合渗透性、前瞻未来性、创新实践性的学科,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资源。在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改革中,在劳技、科技活动的创新板块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中,在各类课程的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智能机器人主题都能找到创造和发展的空间。
一线视角
机器人,这个看似高深的类人智能电子产品正在走进课堂,走向大众教育。机器人教育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各地也正在陆续把它纳入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中。但目前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机器人就像我们平时在电影中看到的机器人吗?机器人教育等同于学编程吗?这些有待解决与完善的问题,急需我们通过理论与实践为机器人教育寻找更健康的成长之路。
多样形式迈进中小学校
机器人教育已经进入大学教育,列入了人工智能、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课程之中,从课程理论到课程实践渐已成熟。机器人教育进入普通中小学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也初见端倪。但是,由于中小学生与大学生年龄、思维特点的差异,借鉴高校经验的可能性较小。
目前,机器人教育进入中小学的形式主要表现在竞赛活动。通过竞赛,对学生的机器人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拉动,以一种模范的力量推动它全面地进入课程设置。纵观各地中小学机器人教育的方式,大体可以分为几种:
通过学校、少年宫、少科站等单位吸收机器人爱好者,组成智能机器人学习小组,以学员制进行活动,并可代表地区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这种形式是机器人进入中小学生视野最初、最多,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把智能机器人作为信息技术课的内容之一列入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这种形式正在形成期,教材的编写、课程的常规性开设正在起步。当然,这无疑会为信息技术学科带来新的活力,对目前信息技术教育重软件应用轻编程开发的局面也会有所改善;
机器人教育以研究性课程的形式进入中学,由于研究性学习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也由于机器人教育的长期性、个性化,决定了如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形式推广,会更有利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研究性课程的课时不足,以及班额过大决定的组织难度过大,都会影响机器人教育的整体推进。
多方因素制约健康发展
机器人教育已经成为呼声很高的创新教育平台,各地中小学机器人实验室建设迅速兴起。但是,目前主要处于综合实践活动层面的机器人教育,也遇到了诸多方面的制约。
第一,竞赛活动商业化严重,发展方向偏移。一方面,由于机器人竞赛的组织形式,目前大部分是由某些机器人制造商独立或联合举办,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在竞赛规则、裁判确定、奖励办法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有些商家通过不当竞争,人为通过竞赛规则或功能实现等办法来限制其他商家的产品,造成选手参加比赛受机型的局限性很大。另一方面,由于竞赛的功利化思想和比赛的管理方法不成熟,造成了比赛的“表演”倾向,即学生比赛成绩要看课下的“准备”程度和机器本身的软件、硬件装备程度,这就造成了比赛的即时性和激烈程度受到影响,同时存在的“投机取巧”式的比赛准备也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资金严重缺乏,配套组件及设施不够。机器人的价格比较昂贵,单机一般在万元以上,各种主机模块、传感器及其他配件价格也不菲,少数人组队比赛受到资金方面的压力都很大,课堂的普及难度就更不用说了。究其原因,其中一个因素就是市场炒作模糊了机器人概念。尤其是对教学机器人而言,其结构相对简单,可开发性也有局限,甚至作为智能玩具的优势显著,其造价是可以下降的。但是,由于竞争的无序和商家的短期行为共同造成了原本教育资金就很欠缺的基础教育对机器人的采购误区,以至于不少地区建成了大量的机器人实验室,但是相关配件及设施都很差,或干脆没有,实验室的作用大打折扣。
第三,教育研究欠缺,教学活动随意性强。目前机器人进入课程或者参与学科整合的经验还很少,教育研究成果非常缺乏。尤其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它是一种全新的事物,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很欠缺。虽然在高中信息技术新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人工智能部分,但是理论比重较大,机器人实践活动较少,非常不利于开展相关教学。在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中,增加了简易机器人选修课,但是由于受到课程地位和课时的局限,目前效果尚不明显。虽然有些教育较发达的地区作为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来开设,但教学内容与活动随意性都较强。
多种趋势显露普及曙光
机器人教育具有趣味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它的生命力非常旺盛,在基础教育未来的发展中大有希望。
我们已经看到掌上英语学习机这种电子产品的普及速度,以及它对英语教育的价值作用,甚至它在内容上向着多学科多元化发展,在更新方式上向着网络化发展。教育机器人完全也可以这样,以其智能化、小型化的特色成为个性化教育的主力军团之一。随着教育机器人产量的扩大、价格的降低,它向个人应用的普及风潮也一定会出现,从而给个性化教育带来革命。
此外,课外活动小组毕竟是小部分人的活动,虽然这对于特长教育有着不可否认的作用。但是,课外活动的系统性、普及性和公平性都得不到保证。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机器人教育走进课堂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方向。向课堂教育发展,需要包括教材建设、教法研讨等几个步骤,是一个持续发展、革新的过程。
机器人教育受科技发展的影响,其创新性、实践性、发展性非常强,对学生的技能教育、科技的社会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在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等方面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