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仪表行业应对WTO挑战:把好“技术关”将成为取胜之道

   日期:2006-08-02     来源:电子工程专辑    评论:0    
   近日,中国仪器仪表行业有关专家指出,目前中国仪器仪表产品大多属中低档水平,生产现状不尽人意:高档、大型仪器设备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中档产品以及许多关键零部件,国外公司占有国内市场60%以上的份额。而国产分析仪器占全球市场份额不到千分之三。  

如何应对国外品牌的狂轰滥炸?  

    和半导体、通讯产品相比,中国仪表行业受WTO冲击还是比较缓和的。但形势总体来说不容乐观。根据有关分析,除了中国企业产品总体质量落后于进口产品外,缺乏政策保护也是造成中国市场上进口产品风光独好的因素。而更深层次的内在原因是,自90年代初期开始,在高技术含量的自动化仪表及系统、科学测试仪器传感器元器件等领域里,参与竞争的主要是引进、合资的产品。在引进、合资、国产化过程中,中国企业缺乏对产品关键技术的研究,不能独立地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重复引进现象严重。中国加入世贸后,仪器仪表的关税会进一步下调,国外企业将加快进入中国市场。而要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获胜,中国企业必须把好“技术关”,调整自己技术进步的步伐。  

机遇挑战并存,学习先进经验  

    入世后将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涌入中国,它们将更多地以独资、代理的方式进行经营;这些外资企业将完全展现其先进的经营方式与管理理念,如何从他们身上学到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经验,相信是一个值得国内仪器仪表行业仔细研究的问题。此外,随着“入世”后关税的普遍调低,仪器仪表行业所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可以在品种、价格各方面面临更大的选择,对国内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对现有产品进行更新和换代,以及参与整个市场的公平竞争都有积极影响;在吸引外资和对外技术合作方面也有较大帮助。而对目前出口已形成规模和优势的中低档产品而言,“入世”更是一个扩展国际市场的良好时机。  
 
标签: 半导体, 仪表,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