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滨海国际会展中心彩球高悬,宽敞的展馆内,上百辆参展车辆格外引人注目。由经济日报社和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的2006中国政府汽车采购高峰论坛就在这里举行。
汽车,政府采购的重头戏
“去年,我们中心采购金额是50亿元,其中,汽车的采购金额达12亿元,比重占了1/4,仅次于IT产品。”来自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的尚晓汀主任的这番话,充分显示了此次采购高峰论坛的重要性。
据了解,《政府采购法》实施3年多以来,我国政府采购市场增长极为迅速。2003年,政府采购额为1659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金额为350亿元;2004年,政府采购20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量达到500亿元;2005年,政府采购实现25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量达到600亿元;今年,财政部安排政府采购计划达3000亿元,其中汽车采购金额为700亿元。
每年100亿元的增幅,昭示了汽车已成为政府采购的重头戏,政府采购汽车的需求量不仅大,而且还在不断增长。
提升自主品牌的好时机
虽然是采购论坛,对于国内的自主汽车品牌而言,却是一个好机会。
聚集了政府采购部门和社会各界有关人士的本次论坛,最主要的议题之一便是,就如何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借助政府采购市场的规模优势,对自主品牌汽车实行优购、首购制度进行深入研讨。
因为,作为加入WTO的承诺,明年我国将启动开放政府采购市场,这意味着我国政府采购将向全球开放。对于相对薄弱的汽车制造业将造成极大的冲击和挑战,同时,也将为我们民族汽车工业走出国门提供前所未有的机遇。
据悉,国外的政府采购制度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注重对本国政府采购市场依法进行有效保护。
今年,财政部公布的《2006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提出,政府将研究制定优先采购环保型产品、国产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措施,继续研究制定政府采购国货认定标准,为落实购买国货政策提供依据。
“通过解读政府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而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我们能够体会到,政府采购正在向自主品牌发出‘邀请’。”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孙伯淮说。
他认为,对于汽车行业来说,“首购政策”的确立和制定,必然会保护和促进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强其竞争实力和发展后劲。
另外,政府的采购行为也会对民间购车起到导向和辐射效应。通过政府采购的示范作用,影响大众的消费意识和市场行为,提高自主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政府采购的汽车一直是一个特殊的“样本”。在普通消费者看来,能作为公务车使用的品牌和产品,一定是品牌或者品质都有充分保障的产品。
这与经济日报社副总编林跃然的观点不谋而合。在开幕致辞上,作为主办方代表之一的林跃然便提出,政府采购一直被汽车厂商看作提升品牌价值、提高销售规模的有效途径。
提升自我 适应政府采购的基础
“政府采购将优先支持自主品牌,决不是对自主品牌汽车的性能质量要求放松,而是要求更严格了。因为,政府采购不是要保护落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也是为什么几个自主品牌汽车进入政府采购名单,近几年却进展不大的主要原因。
孙伯淮亦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是适应政府采购需要的基础。
除了注重技术和价格,这两位汽车专家还一致指出,个性化的生产、人性化的服务将成为汽车产品未来的营销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