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力更生设计研制并以国产元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仪器设备----高效率太瓦级飞秒激光装置,在中科院物理所建成,并于国庆节前夕通过了以中科院院士王大珩、贺贤土为首的专家组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重要成果,是我国自力更生设计研制高新技术仪器设备的一个成功范例。这套装置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在超强、超短激光技术这一世界前沿高科技领域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这套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863”惯性约束聚变主题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研制并建成的装置,是一台峰值功率太瓦(1012瓦)级的飞秒(1015秒)脉冲掺钛蓝宝石激光装置。该装置针对目前国际上这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光谱窄化效应、种子脉冲展宽不足、预放大效率低等问题,仅用290毫焦耳的倍频ND:YAG激光泵浦,获得了放大能量36毫焦耳,压缩脉宽25飞秒,对应峰值功率1.4太瓦,输出稳定(±3%),光束质量优良的技术指标。
该装置在单元器件的研制中,所设计的振荡器不仅能非常稳定地产生小于13飞秒的种子脉冲,而且已发展成了目前所见体积最小的实用化紧凑样机。该装置采用独特结构建立的八通预放大器在35毫焦耳的泵浦下,得到了大于8毫焦耳的单脉冲能量,对应效率远高于目前国际上所报道的最好结果。
据专家介绍,采用啁啾脉冲放大技术的超强超短激光的新原理及技术研究是激光科学最前沿的课题之一。利用该技术产生极高的峰值功率及极短的脉冲宽度也是科学家们一直努力追求的具有挑战性的目标。这类激光的超强特性能够在实验室内产生超强电场、超高辐射温度、超高压、超高加速度等一系列极端物理条件,在惯性约束聚变中可以用于“快点火”机制研究。另一方面,这类激光的超短特性又是目前唯一可以用来“冻结”并揭示分子、原子内瞬态动力学行为信息的手段,因此,它是近年来最能形成新学科生长点并导致新发现、建立新概念的重要研究工具。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实验室都相继建立了这类激光装置并用其开展了有关物理、化学、生物及电子学等领域前沿学科的研究。我国这套装置的研究成功,将有利促进我国有关前沿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