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智能监管成交通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日期:2006-06-08     来源:中国测控网    评论:0    
    目前,交通管理数据采集系统一般使用"电子眼"摄像技术、线圈地下埋置技术、雷达定位系统技术(GPS)和微波检测技术(MTD)等几种方式。不过,有知名专家预测,无线射频识别交通监管技术将成为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未来发展趋势。
    交通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单独从道路或车辆的角度来考虑,很难解决交通问题,必须把车辆和道路综合起来全盘考虑。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将信息技术、电子通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有机结合的智能交通应运而生,可以实时、准确、高效的监管交通情况。
监测方式各有春秋
    1、摄像监测技术包括可见光和红外线两种视频检测方式。可为事故管理提供可视图像;可提供大量交通管理实时信息;单台摄像机和处理器可检测多个车道。缺点是大型车辆可能遮挡随行的小型车辆,可靠度相对较低;如果存在阴影、积水反射或昼夜转换可造成检测误差等。
    2、线圈地下埋置技术的优点是该项技术已经成熟、易于掌握;计数非常精确。缺点是安装过程对可靠性和寿命影响较大;修理或安装时会中断交通并且会影响路面寿命;易被重型车辆、路面修理等损坏。
    3、雷达定位系统技术的特点是数据采集非常方便而且能够提供准确的交通及车辆相关完整数据信息,可全天候工作。缺点是成本比较高,而且受功率的影响,可能会产生错误信息。
    4、微波检测MTD技术可以提供公路实时信息,还有多车道的车流量、道路使用率和车型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通过无线传输或利用通用串行通信线路连接到其他系统。MTD具有技术先进、成本低和可靠度高等特点。
    5、RFID技术在交通监管领域有多种应用,例如高速公路的收费系统、车辆证照信息管理和移动式/固定式稽查系统等,可记录车辆相关详细信息和行驶路线以及是否超出营运范围,还可以采用RFID技术统计交通流量,提供车辆、船只进出口站(港口)的精确交通流数据,为交通规划提供准确依据,从而保障公路、水道的通畅有序。RFID智能交通监管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可以远距离识别、读取速度快、信息采集量与存储量大、数据准确以及可根据环境变化相应调整和成本较低等优点。缺点就是,需要将RFID标签永久固定在车身、船身的适当位置(如汽车的挡风玻璃上),前期贴标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由于RFID技术本身的特点,其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温度、湿度和金属附着物等)
    目前,发达国家在RFID智能交通监管方面的发展力度较大,开始在交通监管领域逐步成功推广应用这项技术,典型代表是美国等发达国家。
中国的RFID交通管理
    中国现在还没有在公路管理等方面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不过已经有几家RFID业内公司提出了各自的公路/车辆RFID管理系统,通过对车辆进行非接触式信息采集处理,从而自动识别和自动管理车辆活动,例如不停车收费系统等;同时,也有几个省份开展了对RFID技术应用在公路/铁路管理方面的相关测试。
    RFID智能交通管理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系统工作过程中,读卡器首先通过天线发送加密数据载波信号到RFID汽车标签,标签的发射天线工作区域被激活,同时将加密的载有目标识别码的高频加密载波信号采用某种调制方式经卡内高频发射模块发射出去,接收天线接收到射频卡发来的载波信号,经读卡器接收处理后,提取出目标识别码送至计算机,完成预设的系统功能和自动识别,实现目标的自动化管理。
    在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中,RFID标签可安装在汽车内部的仪表盘上,在一级公路上可以在不减速、不停车的情况下使用。经过国内某些省份的测试,RFID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数据传输速率可以达到300千比特每秒,标签移动速度(车速)可以达到300公里/小时。读卡器直接安装在各个站台或交通流量大的路口,并通过移动GSM网用GPRS方式或短信通信方式传输到公交信息中心。为避免多辆公交车同时经过站台附近或路口时可能形成的径向干扰,造成相移,影响天线对信号的接收,在部分流量大的站台和地点,可考虑将天线埋地。
    不过,到目前为止,国内应用最为广泛的还是电子摄像监管技术,也就是大家都熟识的"电子眼"。据相关调查,国内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几种针对"电子眼"而设计的抗电子眼"高科技"——"电子狗"和银粉。"电子狗"就是一种当汽车驶进电子监控范围的时候会发出警报的一种预警装置。而银粉则是一种喷雾,主要喷在汽车的号牌数字上面,喷了银粉的部分数字会反射光,当对面有光源照射时,这部分数字会看不清或者看不到。通过这种方式逃避"电子眼"的"搜捕"。
    交警部门对这两种抗电子眼"高科技"可以说是哭笑不得,银粉的确能够让对面的镜头看不清车牌号码,可是由于"电子眼"处于公路上方,银粉对上方光源一点作用也没有,所以不影响"电子眼"的正常工作。至于"电子狗",交警部门则表示赞同,因为"电子狗"可以对司机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这对于交通安全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情。
RFID智能监管将成交通管理未来发展趋势
    据统计,世界上每天都有3万多人在交通事故中丧生、14万人在车祸中受伤,其中15000人终生残疾。据美国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美国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将会超过1500亿美元,而日本东京目前因交通拥堵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为1230亿美元。在中国,中国公安部统计的数字显示,2004年我国道路交通伤害导致死亡人数为107077人,受伤480864人,造成经济损失23.9亿元。交通事故夺走了生命,也夺走了全球安全和宝贵财富。因此,交通安全问题也成为全世界各国重视和狠抓的头等问题之一。
    与传统的交通监管数据采集方式相比较,RFID智能交通监管技术具有优势。实时交通信息采集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资深分析师Dan Benjamin表示,交通数据收集系统市场非常可能被无线射频技术所取代。
    专家认为,在中国,RFID智能交通的实现需要两个前提条件:RFID芯片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和国内民众对RFID技术的广泛接受。
    相信随着RFID技术的日渐成熟和日趋完善,RFID智能交通监管可以给全球的生命健康与安全提供交通安全保障。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