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面临的4个新挑战

   日期:2006-03-02     来源:中国五金机电网    评论:0    

 1、中国输欧机电产品目前面临新的限制要求

  8月13日,欧盟《关于报废电子电器设备指令》(简称WEEE指令)已经正式实行,向欧盟出口各类机电产品的中国生产企业都将额外承担高额的电子垃圾处理费用。WEEE指令主要是防治电子电器废弃物,同时实现这些废弃物的再利用,这项法案要求产品的生产商、进口商和经销商必须负责回收、处理进入欧盟市场的废弃电器和电子产品,无疑这给中国企业向欧盟的产品出口又增加了一项不小的成本。据有关测算,这项指令的实施,将可能导致我国出口欧盟的家电价格上涨10%,而成本上升的结果就是与国外产品相比竞争力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同类机电产品出口增长。

  而2006年7月1日,另一项涉及机电产品原材料中有害物质限定的指令《关于在电子电气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ROHS指令)也将实施,要求投放欧盟市场的电气和电子产品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溪联苯和多溴联苯醚等六种有害物质。而据中国机电出口商会估算,这两项指令的实施,将使我国出口欧盟机电产品总值中的71%受到影响。

  欧盟两项指令的实施将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欧盟造成重大影响,具体会冲击我国大家电、小家电、IT产品、电动工具、电动电子玩具、照明设备、家用电子设备、自动售货设备等8大类产品及其上下游相关企业。

  2、人民币升值预期短期内将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受挫

  2005年7月21日,美元对人民币交易价格调整为1美元兑8.11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2%,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虽然,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较小,未对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造成较大影响,但是此次政策调整强化了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而人民币升值将直接提高国内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使得出口产品的国际比较成本优势被弱化,对出口型企业产品尤其是初级产品来说,成本的增加将会直接导致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被减弱,低成本优势将进一步弱化。占据我国机电出口绝大部分份额的消费电子类产品、家电产品、数据处理设备等对汇率波动比较敏感,最易受到直接冲击,而且这些产品面临的国际竞争非常激烈,依赖的又往往是低廉劳动力支撑的低价优势,汇率的波动很容易产生出口替代,流失客户及市场。

  而且,目前国内机电行业仍然存在不少软肋:

  首先是加工贸易出口占整个出口机电出口比重的近70%。其次是国有机电企业出口增长缓慢,前10个月仅增长14.4%,民营企业虽增长了69.4%,但占总额不足10%,而外资企业出口则占机电出口总额的73.9%。
 
  2004年,7625家国有机电出口企业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仅52家,而涉及机电出口的外资企业多达27864家,其中出口超过1亿美元的有357家,5千万到1亿美元之间的达283家。再者,受原材料价格上升、能源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2004年摩托车、空调器、电冰箱、变压器等相当一部分产品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若再加上汇率上涨的影响,其国际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因此,对于人民币继续升值的预期将可能在短期内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势头受挫。

  3、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将加大企业成本

  由于我国出口的机电产品结构中大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品,能源及原材料价格上升必然导致企业成本加大,从而促使其提高产品出口价格,但是出口价格涨幅远不及原材料产品涨幅,企业利润被进一步压缩。同时,出口产品价格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不利于出口的增长。

  4、缺乏自主出口品牌与机电产品出口大国地位不符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的地位日渐巩固,机电产品出口也步入了世界前列。但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质量还不高,尤其缺乏自主出口品牌。目前我国自主品牌出口所占比例不到10%,而机电产品名牌更是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出口是使用外方品牌的加工贸易和以贴牌为主的订单贸易。这种大量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简单数量扩张模式,不利于外贸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在新形势下,机电产品出口不但要有量的增长,更要有质的突破。实施出口名牌战略,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自主出口品牌势在必行。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