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东华理工学院收到传真: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式委托该校承办2007年全球铀地球化学研讨会。
江西的高校为何受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青睐?走近东华理工,发现这是一所鲜为人知的拥有世界级原子能研究平台的高等学府: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该校为原子能科学研究培训基地,10多个国家60多名硕士研究人员在这里学成回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指定该校分析测试中心为全球5个仲裁实验室之一,数据分析质量在法国、冰岛等18个国家的38个实验室中名列前茅。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级官员在该校惊喜地赞叹:“这里是国际原子能事业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国原子能科研和人才培养重要基地,东华理工必须以世界和中国坐标系来定位学校的科研发展方向。”该校校长刘庆成说,正是基于这个定位,学校近年来采取两大战略性举措,打造高端科研平台。一是推进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巧妙利用优质国际资源。据统计,该机构先后资助学校科研人员赴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进修访问达30多人次;双方开展的10多项科研项目,投入经费200万美元;依托该机构,学校聘请了包括美国总统核废料处置顾问在内的30多位国际知名学者为兼职教授。二是加大构建科研大平台、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力度。该校投入2000多万元资金,添置了电子探针、同位素质谱仪等世界先进设备,建成了“教育部省部共建核资源和环境重点实验室”、“核设施数字工程实验室”等完整实验研究群,吸引大批优秀人才纷至沓来,其中,日本佐贺大学博士柴新军等在国外留学、工作的专家加盟学校的科研,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国藩等30多位学者担任客座教授。
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第308号报告曾断言:“用地面模型不可能标定航测仪的空中灵敏度”。东华理工的专家在无数次的实验中,论证了这个断言与事实的偏差,并成功研制出六角模型标定航空放射性测量仪器,从理论和实践上打破了308号报告划定的科技禁区。目前,该测量仪器在我国石家庄航测遥感中心建成使用,其技术还被加拿大等国采用。为破解干旱地区开采铀矿的世界性难题,该校专家打破常规、勇于创新,优化采铀工艺取得可喜进展。专家指出,这项研究将为世界铀矿开采提供范例,有着不可估量的科技、生态和经济效益。
如今,该校制定了9个中国核工业标准和2个国际原子能机构地热水化学成分实验室操作规范,获得代表国家发布测试数据的资格。作为国际原子能机构东亚地区同位素水文数据库的主办单位和亚太地区同位素数据中心,该校还负责维护和管理整个亚太地区的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