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行业持续增长
根据2006年及未来几年电力投资的预测以及影响电力设备制造业多个因素的分析,笔者认为2006年及未来几年中国电力设备制造业将呈现以下状态:2003~2007年以火电为主的电源投资是以牺牲资源优化配置来换取速度的非常态,透支了火电建设未来两三年的空间。预计2008~2010年除了拥有水电与核电等大规模替代产品的企业,发电设备企业的下滑将不可避免。
中国要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平衡,必须提高电网的输配电能力,使之能与电源规模相匹配。笔者预测,电网的变电容量在未来五年年增长率将为23%。
核电、风电以及太阳能的发展前景已经毋庸置疑,受国家产业政策转变的影响,未来10~20年内需求增长迅速,值得我们期待。
在侧重于输电网络建设的电力投资倾向下,全国变电容量中高压部分的比重将获得提升,高压电网设备的需求增长将超过电网投资的平均增长。笔者预测这一增长速度将达到30%。
电网设备行业,尤其是变压器行业的成本压力在2006年难以根本缓解,但利润率仍可缓缓回升,主要是受益于产品价格的上涨。笔者认为,2005年上半年行业利润率所受到的冲击是一种极端情景,只要原材料价格不出现短期内急剧上涨,行业就有相应的时间和空间来修正产品价格,抵消成本的压力。
因此,笔者认为全行业业绩将在未来几年保持较快增长。
后来者将居上
在电站设备制造业里,笔者把火电设备、水电设备归属于常规电站设备,核电、风电、太阳能等归属于新兴电站设备。与新兴电站设备相比,常规电站设备在2003~2004年经历了极度火爆的市场,订单大幅上升,产品供不应求,生产厂商开足马力也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在此背景下,2005年、2006年常规电站设备制造厂商仍然面临良好的经营环境,收入与利润仍将继续增长。但如果将眼光看得更长远一些,2007年常规电站设备制造厂商将出现分化。
由于2002~2003年的缺电形势出乎意外,其后的电源投资必然准备不足,为了尽快弥补电力缺口,近几年的电源投资基本上以建设周期相对较短的火力机组为主。根据最新统计结果预计,到2008年全国装机总容量将达到7.4亿千瓦左右,新增火电装机占比也将达到80%。
根据笔者对2008年后电源建设的预测,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约为3000万~4000万千瓦。这其中水电装机将占到1000万~1500万千瓦,核电装机占300万~400万千瓦,再加上风电、太阳能等其他电力装机,留给火电的市场空间仅有1500万~2000万千瓦,相比高峰期下降70%左右。这种局面的出现将直接导致2008~2010年我国火电设备行业面临需求的大幅下滑。
从产品结构来看,2008年后火电建设必然向大容量、高参数机组演变,600兆瓦甚至1000兆瓦机组将成为主流,200兆瓦及以下机组面临淘汰的命运。笔者预测,由于有大容量机组的保证,2008年后三大动力集团的火电设备订单可保持每家500万~600万千瓦/年,但相比现在的动辄每年2000万千瓦以上的订单不可同日而语。同时,笔者对中小火电设备企业的2007年后的走势比较悲观,如果没有能够大规模运用的替代产品出现,他们将面临窘迫的困境。
2004年底,我国水电常规机组的装机容量达到1.08亿千瓦,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未来优化电源结构,国家发改委在2008年后的电源建设中将倾向于加大水电建设的比重。根据规划,2010年和2020年我国水电装机将分别达到1.6亿千瓦和2.9亿千瓦(水电比重约为30%)左右,平均年新增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远远超过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的水电年平均装机640万千瓦。
通过二滩、三峡电站等大型水电机组的引进技术、合作生产,以及龙滩、小湾、拉西瓦等电站水电机组的科研攻关,哈尔滨电机和东方电机在特大型水电机组的设计、制造方面能力已经有了大幅提高。由于基本占据了国内大型水电机组80%的市场份额,未来中国水电建设的大发展无疑是哈电和东电的一场盛宴。
经过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已建设了4个核电站,11个核电机组,共870万千瓦的核电总装机容量。由于考虑到核能安全的问题,中国核电的发展远较西方国家慢,而投资主体也一直是寡头垄断的局面,中国核工业集团与中国广东核电集团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近年来由于中电投集团在国家电力公司拆分时,继承了一部分核电资产,因此也出现在核电投资领域中,但其所占比例较小。
虽然目前我国已建成的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仅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1.6%,但随着能源危机的加深,环境保护的迫切,核电的发展前景极为乐观。国家核电自主化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的关于中国核电发展的最新目标是:到201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1200万千瓦,到2020年,在运行核电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在建核电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可以看出我国核电行业在2006~2010年期间将开始加速发展,2010~2020年间将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以核电站1300美元/千瓦的单位造价计算,2020年以前新增核电装机容量3100万千瓦,在建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2020年核电站项目投资高达637亿美元,按设备费用占项目总投资44%和设备国产化程度74.6%计算,国内核电设备生产企业在2020年前有望分享高达209亿美元的市场份额。其中核岛设备生产企业有望分享的市场份额为125亿美元,常规岛设备生产企业有望分享的市场份额为62亿美元,核电站辅助设备生产企业有望分享的市场份额为22亿美元。相关核电设备制造企业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以前,国内建成和在建的核电机组中,近九成的核心技术及设备从国外进口,国内厂商只能提供辅助设备,或者只是个别主设备的分包商、合作制造商。以岭澳一期为例,核岛设备国产化率只有15%。现在,在秦山一期、岭澳二期、秦山二期扩建等项目中,各国内厂商参与程度较深,已能成为主设备的总承包商。国内厂商的进步不可漠视。
在“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提出要提高电力主要设备国产化程度。因此,国内技术领先的核电主要设备生产厂商将会大大受惠。积极推进核电建设也会使得三大动力避免陷入上一个下滑周期那样的经营窘境。
近几年,受到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以及环保意识不断提高的影响,风电的发展翻开了新的篇章。按照国家规划,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在2010年将达到400万千瓦,2020年将达到3000万千瓦。预计,未来十五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年复合增长将达到25%。相比其他新能源,尤其是太阳能,风电以其相对偏低的成本有明显优势。因此,在新能源政策的推广和路径选择上,风电成为中国政府的首选,也成为除核电外的投资重点。
就风能的产业链来看,上游原材料主要为制作叶片的玻璃纤维和环氧树脂,以及塔座、发电机所用的钢材、铜材等,这些材料比较容易获得,供应也没有那么紧张。行业的关键还是在叶片、发电机的制造以及风机的整体设计安装。而相对风电设备生产企业,从事风机的整体设计安装的厂商可能处在更为优势的地位,所占有的价值量和盈利空间更大。这种企业才是风电行业高速增长的真正代表。而部分非专业化的厂商,虽然能够分享风电增长的蛋糕,但受价值量的制约,整体业绩增长难以反映风电的速度。
笔者在2005年曾经强调,电网薄弱一直是国内电力建设的瓶颈,“重发、轻供、不管用”形成一种惯性思维,2003~2007年电源投资的大幅增长更是加剧了这种失衡。因此,电网加大投入势在必行。
所以中国要实现电源与电网的平衡,必须提高电网的输配电能力,使之能与电源规模相匹配。考察电网的输配电能力,我国主要采取变电容量这一指标。假设2010年电网能够实现与电源的平衡,按照1∶12的合理容载比,根据对未来五年的装机增长预测,电网的变电容量在2010年需增长至1000亿千伏安,年新增变电容量增长率为23%,对应的电网投资年增长率也应为23%。
根据规划,国家电网公司“十一五”期间电网投资总额约为9000亿元左右,南方电网公司的投资总额在3000亿元左右,合计总投资额将在1.2万亿元左右,这样预计年均投资额在2500亿元左右。而2004年总的电网投资规模仅为1380亿元,预计2005年将达到1500亿元,那么未来五年的电网投资年均增速将高达20%。
电网运营分为输电与配电,两者之间也存在一个比例关系。从全球范围来看,电力投资中发电占45.9%,输电占15.9%,配电(含低压配电)占38.2%。发电略低于输电加配电,而配电约为输电两倍还多。配电中,估计低压配电略多于中压配电。输电网与配电网并非完全以电压等级作为区分,但输电网主要以高电压等级构成,配电网兼顾高压与中低压。笔者预计,由于本轮电网投资主要是解决大量电源投产后的外送、全国区域电网的互联以及优化能源地区分布(西电东送),那么投资重点将更加倾向于输电网络。
根据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十一五”电力规划,预计到2010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将分别有数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投入运行。其中,国家电网公司的跨区输电能力将达到4000多万千瓦,输送电量1800多亿千瓦时,跨区输送电量将比2005年增长约137%,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9%。在侧重于输电网络建设的电力投资倾向下,全国变电容量中高压部分的比重将获得提升。
笔者预计,经过“十一五”,330~50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变电容量比重将由2003年的8%提升至2010年的12%,220千伏电压等级的变电容量比重将由2003年的18%提升至2010年的22%。因此,在高电压等级变电容量比重提升的情景下,高压电网设备的需求增长将超过电网投资的平均增长。笔者预测这一增长速度将达到30%,相关的高压电网设备制造商,如特变电工、平高电气、天威保变、国电南瑞等可明显受益。
在主干电网建设之外,重点城市的配网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国家将在“十一五”期间对31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电网进行建设和改造,总投资将达2200亿元。从一些城市的电网建设来看,城市配网并不仅仅涉及中低压配电设备,而且还涉及高压配电设备,这一比例甚至达到了1∶1左右。高压配电设备主要用于建设城市外围的220千伏或者500千伏环网,部分城市例如上海已经准备将500千伏变电站引入市区。从这一点看,城市配网的建设不仅为中低压设备厂商提供了较大的市场,而且也增加了高压设备厂商的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