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汽车合作向完整产业链渗透

   日期:2006-02-08     来源:中国工业报    评论:0    

    2006年1月7~14日,本报记者应美国希思公关公司邀请飞抵底特律,参观了第18届北美国际汽车展,并采访了数家全球著名的汽车部件供应商,以及从事信贷消费、销售网络分析、汽车会展等汽车后市场服务的企业。所到之处,记者深感北美三大整车企业相继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完成整车方面的合作后,中美汽车产业的合作有望向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渗透,给相关企业和市场带来商机。

    在零部件产业方面,目前在中国植根的许多外资企业是跟随海外的主机厂而来,以服务在中国的合资厂为主。当近几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逐渐在市场站稳脚根后,吉利、奇瑞以及一些自主品牌的商用车企业等成为外资零部件供应商青睐的目标。记者在底特律采访德国著名的大陆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曼弗雷德先生时,他认为,中国既具有很大的市场,又有制造成本低的优势,对吉利这样的企业向海外出口是个机会。美国通用汽车艾里逊变速箱在中国自动挡大客车的配套率达95%,总裁杜宜先生对与中国本土整车企业的合作充满信心。

    美国作为一个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在汽车后市场服务具有领先的优势。吉利汽车得以进入北美市场,与其北美汽车经销商的成功运作不无关系。据吉利美国公司副总裁约翰·哈默介绍,美国经销商去年购买了12辆吉利汽车在美国进行安全排放测试,一旦通过测试后,经销商将实施“两步走”策略:第一,今年获准在波多黎各地区销售几千辆吉利轿车;第二,进入美国本土销售。吉利首次参加北美车展,激起了美国从事后市场服务企业开拓中国市场的兴趣。美国著名的展览公司ExhibitWorks、著名汽车销售数据分析公司“城市科学”等都为吉利提供了服务,或达成了合作意向。

    在汽车后市场方面,汽车消费信贷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记者从全球最大的汽车金融公司之一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财务公司北美分部了解到,北美市场新车购车贷款率在90%以上,虽然中国目前比例只是10%,但很快会有一个成长期,中国将会引进信贷管理、信用考核等方面的先进经验。

    我国在“十五”期间,已经启动了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对此,美国从事氢动力电池研究的ECD公司表示愿与中国企业合作,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争取与世界研发前沿同步进行。

 
标签: 汽车制造, ,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