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市场为啥迟迟做不大(市场分析)

   日期:2006-01-13     来源:市场报    评论:0    
   近几年,随着我国能源的持续紧张,合理地开发利用绿色新能源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中科院专家提出: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的开发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供应困局,其中,产业化条件最为成熟的首推风力发电。 
 
  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目前我国风力发电产业举步维艰。虽然大大小小的风电场遍布全国,却并不因“发电”而受人关注,有些甚至成为当地供人观赏的旅游景点。在历经20年漫长的“试验期”后,风力发电尚无法扛起缓解国家能源紧张的大旗。

  价低使风电陷入怪圈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储量超过32亿千瓦,可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53亿千瓦,居世界首位。可2004年全国风力发电装机容量仅76.4千瓦,占全国电网总装机容量的0.17%。对此,中国风能协会副理事长施鹏飞认为,风电价格偏低的现状,将影响整个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以江苏省为例,国华能源投资公司以0.487元/度的价格中标成为江苏东台20万千瓦风电项目的投资者。据专家估算,按照江苏沿海滩涂的风能资源和地质条件,电价要在0.6—0.65元/度企业才能有所收益,按照目前这个价格预计,收回成本至少要在15年以上。

  在内蒙古朱日河、辉腾锡勒等几个大型风力发电场,美国、丹麦等国的进口设备几乎一统天下。仅有的三台国产风机尽管价格低,却根本没法用,设计能力是600千瓦,用起来只能达到几十千瓦。发电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成为目前公认的风电产业化阻碍因素之一。

  直到今天,进口设备垄断国内市场的局面仍在持续,内蒙古风电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徐成龙对此表示: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都在观望,等待国内风电市场能做大、能有钱可赚。所以,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风电市场没有做起来。风电市场的这种现状,导致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扶持政策难落实

  目前在我国,已初步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风力发电迟迟无法迈出关键一步,关键在于缺乏“绿色政策”来护航。专家表示,由于电价、贷款、税收等优惠政策与扶持措施不到位,我国的风电产业化进程从市场这个源头便被束缚住了。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市场是起跑线,可是因为缺乏投入和开发,风电始终没有市场。内蒙古是我国利用风力发电最早、规模最大的省区之一,由于风力资源得天独厚,设备年有效利用达到2400小时左右,每度电成本已经降至华东、南方一些电网火电成本以下。然而这种良好态势却一直受电力市场分割的制约,只在蒙西电网内销售。另外,在进口风电设备时,根据有关规定,300千瓦以下的机组可以减半关税,而目前的主流机组均达到600千瓦以上,这使关税优惠的政策也无法落到实处。业内专家坦言,《可再生资源法》于1月1日正式实施,这对新一轮风电竞争至关重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阻碍就自动消除了。事实上,当前国内电力市场的分割与壁垒依然十分严重,这不利于中国未来的替代能源发展战略。

  近20年,尽管我国风电上网的装机容量已发展到50多万千瓦,但是从市场占有率、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发电设备制造水平等方面看,依然表现出严重不足。不论是与先于我国开发风能的丹麦、德国等国家比,还是与后于我国开发风能的印度比,我国风电始终发展缓慢,迟迟迈不过产业化这道“坎儿”。采访中,一些风电业人士表示:“做风电项目,就得跑审批、跑贷款、跑关税、跑电价,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跑’上面了。想装一台风机都那么难,风电产业化从何谈起?”

  一哄而上警惕“绿色泡沫”

  目前,我国风电装机容量约有100万千瓦。根据国家发改委的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10年,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00万千瓦,且所有项目的机组本地化率要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也就是说,“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400万千瓦,未来5年内平均每年要增加80万千瓦。

  对此,施鹏飞副理事长认为,我国的风电产业刚刚起步,应该走得稳些、好些,目前国内对风力发电的复杂程度明显估计不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建成40多个风电场,然而风电装机容量仅占全国电力装机的0.14%,风力发电设备主要依靠进口。要知道风电机组在野外恶劣的天气下运行20年,即使在技术相对成熟的欧美国家也难免出现故障,更何况我国的风电设备发展才刚开始。

  风电是个非常有前景的产业,但鼓励开发并不等于“揠苗助长”。目前在我国,风电产业的专业人才奇缺。“全国仅百十号科技人员搞风能发电,相比核电的上万人才,技术研发、风电厂规划、选址设计的人太少。目前全国还没有任何一所高校设置有风机制造专业。”等国内风电设备产业的开发、制造能力都有所提高的时候,发展的步子可以迈得大一些。

  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顾为东则担心,一哄而上的风电建设可能会造成“绿色泡沫”。目前,广东、福建、山东、河北、甘肃、新疆等省区都在规划风电项目,江苏省近千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县县都在规划建设10—20万千瓦的风电场。顾为东表示:“各自布点、小规模的风电场不易于管理,发电密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他建议国家应加强对风电等新能源的整体布局规划,避免低端重复建设。

  国内数十家有能力开发生产大型风力发电设备的企业都在观望,等待国内风电市场能做大、能有钱可赚。所以,设备国产化水平低的根源在于风电市场没有做起来。风电市场的这种现状,导致风电产业陷入“成本高—电价低—市场小—投资少—相关产业滞后—科研投入不足—成本难以下降”恶性循环的怪圈。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