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合肥1月9日电(记者黄勇 通讯员胡胜友)由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院士郭光灿领导的课题小组,在国际上首次解决了量子密钥分配过程的稳定性问题,经由实际通信光路实现了125公里单向量子密钥分配。这是迄今为止国际公开报道的最长距离的实用光纤量子密码系统传输。国际光学权威杂志《光学快报》近日已刊登这一成果。
据了解,上个世纪90年代,著名数学家肖尔提出量子并行算法,并证明量子计算可以攻破目前广泛使用的公钥RSA体系。也就是说,一旦量子计算机横空出世,现有全部密码体系都将被攻破,这显然对信息安全系统构成严峻挑战。
保密通信能够绝对安全吗?人们是否有能力保护自己的隐私?答案是肯定的。“如果量子计算机是'利剑长矛’,那量子密码技术就是抵御它的一面'盾牌’。”郭光灿说,量子密码提供了一种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新一代密码技术。从理论上讲,它能确保保密通信的绝对安全,使用任何物理定律所允许的窃听手段都会被发现。
由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成功地设计了一种具有很高的单向传输稳定性的量子密钥分配方案。利用该方案,实现了150公里的室内量子密钥分配;利用中国网通公司的实际通信光缆,实现了从北京(望京)经河北香河到天津(宝坻)的量子密钥分配,实际光缆长度125公里,系统的长期误码率低于6%。在该系统的量子密钥分配基础上,实现了动态图像的加密传输,图像刷新率可达20帧/秒,基本满足网上保密视频会议的要求。该保密通信系统解决了国际上一直未解决的长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统一问题,使我国量子保密通信向国家信息安全应用迈出了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