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德里1月8日电)法国“克莱蒙梭”号退役航母这艘正在驶往印度准备进行拆卸的“毒船”,日前在印度国内引起各方争端。1月7日,印度最高法院危险废品监控委员会发出一份法律建议,以该船所含有毒物质数量尚不明确为由,暂时拒绝其在随后几天内进入印度领海。而另据《印度时报》1月5日报道,负责对“克莱蒙梭”号航母进行拆卸处理的印度古吉拉特邦阿兰拆卸场表示,码头“已经在技术和设备上满足了基本要求”,航母上的有害物质将会在拆卸场内“得到妥善处理”。与此同时,古吉拉特邦政府一名官员也在接受采访时暗示,该邦已经做好了允许这艘有毒航母入境进行拆卸的准备,相关决定将在未来几天与各方协商后做出。
“克莱蒙梭”号常规动力航母曾于1991年参加海湾战争,1997年退役,后几经周转被印度古吉拉特邦一家公司以4亿卢比的价格购入,并准备在该邦阿兰拆卸场拆卸并回收钢材。然而考虑到“克莱蒙梭”号船体外壳覆盖着数千吨对人体有害的石棉绝缘体,此举遭到来自法国以及印度等各地环保人士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承接此项拆卸任务的印度古吉拉特邦阿兰拆卸场设备不够完善,根本无法在确保不危害工人及周围环境的前提下完成此项工作,而且根据《巴塞尔公约》,法国也不能将危险废品越境转移到印度。
印度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承接废旧船舶拆卸工程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由于全球钢材价格下降,以及行业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古吉拉特邦政府所属的阿兰拆卸场目前早已入不敷出,每年回收钢材从6年前的300万吨下降到了32万吨,3万名工人中有近90%因裁员而被迫失业,目前只剩下3500人左右,拆卸场更是濒临倒闭的边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企业获得新的转机,同时考虑到法国将来还会有接连不断的退役船只拆卸项目,古吉拉特邦政府在得到法国关于先对有害物质进行处理的承诺后,同意“克莱蒙梭”号航母在阿兰拆卸场进行拆卸,预计该项目完成后将给企业获得数千万卢比的利润。
由于担心法方的无害化处理会拆卸掉大量钢材而导致无法使利润最大化,阿兰拆卸场希望更多的此类处理改由自己来进行。去年底,法国政府宣布相关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克莱蒙梭”号于12月31日从法国土伦港起航驶往印度。1月3日,法国驻印大使吉拉尔德对印度媒体表示,目前航母大部分有害物质都已经得到处理,船体仅剩45吨左右的非易碎石棉,印方拆船人员可以在法国工程师的指导下安全移除。但该说法随即引起“绿色和平组织”等环保机构的强烈质疑,他们引述一家负责拆毁航母石棉的法国公司的评估称,航母目前至少仍含有500吨到1000吨石棉。考虑到军用船只必须进行彻底的结构性破坏,这部分物质仍会对工人和当地环境带来巨大的损害。同一天,十几名“绿色和平组织”成员在法国驻印度大使馆前举行抗议活动时被新德里市警方拘留,但很快便在数小时后获释。
就在印度媒体举国上下一致声讨法国向印度倾倒有毒垃圾的恶劣行径之际,古吉拉特邦政府最终表示,将在随后的几天内与印度中央污染控制委员会进行商谈,以便就如何处理该“毒船”找出适当的解决办法。显然,在要经济还是要环保的问题上,印度当地政府还是没有拿定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