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宇航学会举办学术交流实践“大航天”理念

   日期:2006-01-03     来源:中国航天报    评论:0    
  有人说,交流也是生产力。对于航天这样一项系统工程来讲,交流与碰撞就更显重要。不久前,中国宇航学会首届学术年会隆重召开。在这次年会上,对于“术业有专攻”的300多名航天相关专业与会者来说,在一个打破专业壁垒的大平台上进行学术交流是第一次;对于有着26年历史的宇航学会来说,主办这样综合性的学术交流也是第一次。
跨专业 突出主题
  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杨俊华表示,为了强化学科之间的交流,宇航学会是本着“大航天”的理念来组织会议的。与会者除了来自航天两大集团公司的代表,还有来自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二炮、中科院、信息产业部、有关高校以及气象部门的专家学者。宇航学会所属的26个专业委员会和相关会员单位共推荐了350余篇论文参会,论文的涉及面非常广,内容包括航天器系统和运载系统、航天动力学和空间能源、卫星应用、空间科技及其应用的现状与未来、深空探测、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机器人、材料与微重力科学等。
  年会“重头戏”当数大会主题报告。在这次由张贵田、邢球痕两位院士主持的主题报告会上,轮流登场的7篇报告分别是《中国航天“十一五”发展规划思路》、《开发智能飞行器系统,适应未来战争需要》、《航天测控通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长征运载火箭的现状与发展》、《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与展望》、《液体及特种推进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以及《深空探测的主要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空间中心主任吴季在听取主题报告后表示,7篇主题报告篇篇精彩,引人入胜。这种战略性、综合性的顶层交流,给了与会者非常重要的信息:搞技术的了解了政府的规划,搞火箭的洞悉了卫星的发展动态。这样的交流,是其他单一性专业交流无法替代的。
育新人 立足长远
  在此次年会上,记者看到了许多年轻的面孔。在大会分组讨论中,一些富有新意的想法、创新思想的提出者是年轻人;在大会的颁奖仪式上,许多手捧奖金、证书的是年轻人;甚至在会议代表下榻宾馆的楼道和餐厅,仍然在探讨学术问题的也是年轻人。
  五院总体部的张志娟、航天科工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江锦都是“航龄”仅一年多的“新兵”,在不长的工作时间内就有论文入选年会并即将被集结出版,对她们来讲,是意外的惊喜。她们表示,参加年会除了专业上的进步,得到认可和鼓励更是一种收获。
  金恒华是中国科技大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以论文《太阳帆航天器及其使命》入选本次年会。在得到赞赏和鼓励的同时,他最大的感受是“很舒服”,深深感到了学术交流的广泛和自由。他解释道,在这里,周围充满了从前得不到的帮助,他提出的任何问题都能马上得到解决,而这些光靠查资料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会的技术委员会主席张贵田院士表示,对于航天战线的科研人员而言,“学术见解”也很重要。实际工作能力和学术成果可以称得上科研人员走路的两条“腿”,但实际工作能力不错、学术成果空白的“瘸腿”现象屡见不鲜,一些人因此失去了被委以重任的机会,对航天事业和个人都是一种损失。这种综合性的学术年会为航天科研人员、特别是年轻人提供了机会,只有两条“腿”都健康,才能走得长远。
创品牌 力求权威
  基于“大航天”的理念,宇航学会致力于将学术年会打造成航天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交流平台。杨俊华表示,综合性学术年会的意义在于为各学科领域研究者提供思考问题的突破口,帮助他们解决科研攻关中的难题。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流,不仅是当今科学研究的走向,而且也成为航天科研工作者的共识。
  在这种共识的推动下,成立之初定位于“对外交流”的宇航学会担当起了这一重任。此次年会的召开,第一次打破了航天领域各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交流热热闹闹,而综合性学术交流却冷冷清清的局面。并且这种综合性的学术交流年会将在今后定期举办。
  在首届学术年会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年会技术委员对如何将年会打造成最权威的“品牌”进行了深入探讨。张贵田表示,年会内容与航天长远计划相结合,与现实相结合,是年会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根本保证。在年会的学术交流中,很多代表也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例如可以将年会的召开时间与国际上一些大会的时间、时机相结合,进一步加强分组会议,搞好奖项设计等等。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