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中国每年产生将近1500万台报废的家用电器,同时有数以百万计的个人电脑和手机被淘汰。数量如此众多的电子废弃物会给我们身体健康和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制定怎样的制度和措施来应对来势汹汹的电子废物潮呢?
挑战 电子废物潮汹涌而来
在中国的大城市里,电子产品的报废高潮正汹涌而来。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助理调研员冯波说,2004年个人电脑的废弃数量超过500万台,并且在未来5年内每年的废弃量都将以25%~30%的速度增长。另据信息产业部统计,截至2004年上半年,我国平均每年淘汰近7000万部手机,产生重量约7000吨的电子废弃物。国家统计局统计数字显示:2003年起,中国每年将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
从大型家用电器如电冰箱、空调到手机、个人CD机、电子计算机,电子废物包含一系列范围广泛且不断增加的电子产品。现在的消费者很少将一台坏了的电子产品拿去修理,因为更新一台型号更新、技术更先进的产品往往比维修更便宜、方便。根据绿色和平组织的调查,现在电脑产品的平均寿命已经从最初的4.5年剧减到2年左右。
危害 废旧电脑藏“六大杀手”
据绿色和平环保组织有毒物污染防治项目组负责人梅家永介绍,就拿个人电脑来说,由700多种化学原料组成,其中一半以上对人体有害。2002年,欧盟就采取了《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简称ROHS),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禁用电脑内的“六大杀手”。分别是:铅、镉、汞和六价铬等四种重金属和用于阻燃的溴化阻燃剂多溴联苯(PBB)和多溴联苯醚(PBDE)。
据环保专家介绍,存在于显示屏、电路板和金属接头中的铅,破坏神经、血液系统,严重可影响大脑发育。存在于半导体、电路板和显示屏中的镉,损害肺部、引起肾脏疾病及慢性中毒。存在于电池、开关和电路板中的汞,破坏脑部及记忆力,对胎儿造成严重伤害。存在于电路板和电池中的六价铬,属致癌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肿瘤和鼻窦肿瘤,可引起溃疡、痉挛及哮喘性支气管炎。存在于电路板、连接器、塑胶外壳和电线中的多溴联苯(PBB)和多溴联苯醚(PBDE),都属溴化阻燃剂,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干扰荷尔蒙、影响人体生殖功能。而用于纯平显示器的照明设备中的汞,会对人体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出路立法规范各方行为解决电子废物危机
从事该项研究的北京市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梁昊光告诉记者,电子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处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产品生产商、进口商、销售商、消费者、回收处理企业各方的责任和利益,建立一个有效的回收处理体系十分重要。
梁昊光认为,首先应该制定《电子废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以规范消费者、收购商、二手产品市场和拆解处理企业的行为,使该项工作的监督管理有法可依。办法中应规定生产商、经销商、售后服务机构、回收企业以及消费者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责任。
其次,需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电子产品设计改良措施。电子产品最终要被淘汰,在设计和生产产品时就应该考虑使用便于回收利用的材料。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研究一种“智能材料主动拆卸”(ADSM)的技术,以期将其运用到生产中,该技术依靠的是形状记忆合金(SMA)和形状记忆聚合物(SMP)的特殊性能,这些材料在加热到特定的诱发温度时,形状就会发生剧烈变化。传统装置和ADSM装置的惟一区别在于那些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的部分,比如螺丝或夹子,新式扣件将在加热到预定温度时自行脱落,方便废弃产品的回收。
更为重要一点是,“应率先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电子废弃物回收工作”。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用政府资金购买的办公电器更新换代和报废后要直接无偿交给处理企业,凭处理企业开具的发票核销资产。不得再以捐赠方式处理报废电子产品。在消费者和居民环保意识水平尚未达到愿意付费承担电子废弃物的处理责任时,政府部门做出表率尤为重要。
制定经济鼓励政策是梁昊光提出的解决方案中颇为诱人的一项。电子废物回收拆解和处理作为一种资源再利用的循环型经济产业,政府部门应给予回收处理企业鼓励扶持政策,如补贴政策、无息贷款或低息贷款的发放政策、再利用产品的减免税制度等。对资源循环型产业化基地给予产业税收减免政策、土地规划用地指标等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