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为外界所熟知的机器视觉行业今年频频有动作发生。
9月底,西门子自动化与驱动集团(A&D)全资收购美国RVSI Acuity CiMatrix公司;在此之前,凌华公司宣布与Euresys形成市场策略联盟;6月,北京大恒图像与MVTec Softwa re公司联盟,成为后者在中国新的分销商;而今年夏天,机器视觉老牌企业康耐视收购行业新锐DVT曾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同期,西安机器视觉研究发展中心于2005年5月25日成立……
行业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机器视觉行业正处在整合期。”业内专家认为。
“与前几年相比,机器视觉这个行业在中国活跃了许多,受关注的人群也有了显著的增加。”中国图像图形学会秘书长罗志安介绍说,现在不仅各行各业中应用机器视觉的企业有了显著增加,同时,开始或正准备从事机器视觉的人群数量也较以前多了起来。
据了解,罗志安所讲的准备进入机器视觉这个行业的企业和人,其实大多数以前所从事的行业可谓五花八门,不仅仅包括一些科研院所、研究机构,还有一些从事的甚至是热门的IT行业。
“这个行业虽然已经有所起步,但实际上还是个朝阳行业,特别是在中国,它还不太为大多数人所了解,潜力很大。”业内人士如是分析说。
方兴未艾的中国市场
“为您的机器置入眼睛和大脑。” 罗志安用一句广告语对机器视觉做出了形象的解释,“简单来说,机器视觉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
“现在的机器视觉更加智能化,多是和专业计算机紧密结合在一块的,形成一个集成系统,在采集到图像数据后,可以对图像进行分析、识别。”
据有关统计,目前全球机器视觉市场总量在60亿~70亿美元之间,并且以每年8.8%的速度迅速增长。而在中国,机器视觉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尽管在某些局部已经有了应用,但对于市场和大多数人来说,它还是一个新鲜事物。
“今年机器视觉的厂商多了起来,包括一些原来在IT行业里的企业也开始进入机器视觉市场。”显然,这些新进入机器视觉的人十分看好这个行业的前景。但让专家担心的是,这些厂商普遍缺少技术方面的贮备,缺少这方面技术的推广和服务,包括技术销售人员。因为他们缺少在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
实际上,机器视觉自起步发展到现在,虽然已有15年的历史。但其在中国的发展还依然处在“萌芽”阶段。
据了解,虽然目前国内机器视觉应用的产品几乎都是国外的品牌,但目前国际上的主要机器视觉生产供应商几乎都并不直接面对中国的用户,而是通过代理商的模式销售其产品。这些厂商甚至在中国设置办事处的都很少,有的办事处只有一个人。多数国外厂商都是通过其业务经理定期与中国的代理商进行沟通,推广产品。
显然,机器视觉的这种销售模式实际上给代理商提出了一定的难题,机器视觉的代理商在机器视觉的实际应用中给予的支持作用更大。
“这也是这个行业的特点。”罗志安认为。
实际上,国内机器视觉厂商多是引进国外的产品,针对国内厂商的需求,做一些系统集成方面的工作,实际从事生产机器视觉产品的企业微乎其微。即便是系统集成商,所做的工作也并不轻松。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所面对的终端用户行业特点千差万别,需要系统集成商对这些客户从事的行业以及生产环节有所了解。而这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摆在国内机器视觉厂商面前的问题不只如此。
国内机器视觉厂商普遍诉苦,机器视觉目前推广有一定的难度。“一套机器视觉产品动辄几十万元。”一位从事机器视觉的销售人员说。他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事情,向客户推销机器视觉产品时,用户表示,选用一套机器视觉的费用比雇佣几百个专业人员的费用还要高很多,根本不值得。
“机器视觉与其他自动化产业一样,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 罗志安认为,实际上一个行业的发展是应用需求来拉动的,一个企业要应用这个系统首先要有投入,这样它必须要考虑这种技术能不能为它创造价值;而且如果企业本身经营状况就不好,可能不会考虑在这个方面的投入,除非有特别的需求。如在恶劣条件下无法用人工完成工作,精度方面有很高的要求,流水线的速度很快等,才会考虑用机器来代替人工。
“毕竟中国的人工成本相对低廉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但事情终归会向好的一面发展。”罗志安认为,机器视觉这个产业相对于中国大部分的加工制造业厂商来说都还是一个陌生的产业,实际上许多厂商如果真正应用机器视觉,是会使其效益有显著增加的,“只是他们现在还不了解。”而认识这一点确实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机器视觉在中国大规模兴起最少也需要5年的时间。”罗志安说。
产业之痒
“机器视觉的功能特点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而逐渐完善和发展的。”一位国内机器视觉厂商的老总在国际机器视觉大会上曾如是说。
事实也确实如此,机器视觉的发展必然要放在加工业大环境中,毕竟它只是生产流水线中的一个环节。
即便如此,国内机器视觉产业的发展也并不算完善。业内专家认为,机器视觉在国内还没有发展成一个完整的行业,从供应商到系统集成商到终端客户,整条产业链还处于培育阶段。
“实际上,这个行业还没有形成比较大的企业,都是一些中小企业,虽然发展得比较专业化,但没有一个企业能把产品线做得很完美。”罗志安介绍说。
从中国来看,国内的机器视觉厂商虽然也有一些生产型企业,但更多的则是提供应用的厂商,其中以从研究机构出来的居多。这些厂商的特点普遍是规模不是很大,往往代理德国、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企业的产品。
其实即使从国际上来看,机器视觉的厂商基本都是些中小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可能会遇到资金链等问题。
如RVSI这个公司,虽然它以前在业界很有名,但进入破产期说明其经营上还是出现了问题。其被西门子这样的大公司并购,对其本身反而是件好事。在资金方面、人才方面、产品结构方面,还有行销方面都可能会有很大的改变。
“目前,国内机器视觉还处于一种上升期,还没有饱和与成熟,还有上升的空间。”罗志安认为,国内机器视觉发展的增长点还是依靠对传统工业的改造。
业内专家认为,与国外同行业相比,国内机器视觉产品并不仅仅只在技术性能上有差距,还包括品牌和知识产权上的差距。
一种观点认为:机器视觉的发展必须要随着加工制造业自动化程度的发展,带动起相关的产品逐渐发展。机器视觉行业一定要形成统一的开放标准才能让更多的厂商在相同的平台上开发产品,才能促进中国机器视觉产业朝着国际化水平发展。
事实上,国内的机器视觉厂商所走路线主要是代理国外品牌,逐渐朝着自主研发产品的路线靠近。
显然,这条道路并不好走。
“机器视觉的厂商在未来不会只是单纯提供产品的供应商,而是逐渐向提供全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商迈进。”专家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