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周刊与航天技术》2005年11月14日刊报道] 美海军EA-18G"咆哮者"(Growler)电子攻击机的开发,是与现役EA-6B"徘徊者"(Prowler)的ICAPⅢ升级同时进行的。EA-6BICAPⅢ将很快投入使用,而EA-18G将在2009年投入使用,两者的未来任务都包括计算机网络攻击和侵入敌通信网络。通过采用一些基于民用标准的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它们都可以对付美军当前的主要对手--叛乱分子和恐怖分子,而不只是对付敌正规部队的雷达和通信设备。另外,两种飞机将采用通用的电子战构架。
EA-18G将采用雷声公司的新型通信对抗系统(CCS)代替原定使用的USQ-113(V)3通信干扰机。CCS在后者的基础上增加了功能,但其细节仍处于保密状态。雷声之所以被选为承包商,是因为它与英航宇系统公司一起,成功研制了EC-130"罗盘呼叫"(Compass Call)通信干扰飞机的防区外电子攻击系统。
本月,首台ALQ-218电子战吊舱(用于EA-18G)的接收机和任务计算机运抵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的贝丝佩吉(Bethpage)工厂。与目前美海军EA-6BICAPⅡ所使用的电子战接收机相比,新型接收机的能力提高了约9倍,能在ALQ-218对敌实施有源干扰时进行信号探测和接收,这是现有的同类接收机无法做到的。这使EA-18G能在进行攻击性电子干扰的同时,保持电子监视和基于射频的无源态势感知。这种能力被称为"接收机间隔探测"(receiverlook-through),据称EA-18G实现它的方法是:在CCS、ALQ-218及机载雷达辐射波束时,先中断(off)接收机的工作,从而以分时方式使系统完成两种功能。EA-18G的有源相控阵雷达最初将不具备电子干扰能力,但这是其未来升级的内容之一。使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具备电子干扰能力需要进行大量试验,但目前美海军并没有制订任何这方面的计划。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实施电子干扰的一个局限是其工作频段较窄,故只能对敌方的某些系统产生作用。
首架EA-18G将于2006年9月首飞,第2架将在2006年年底或2007年年初首飞,低速初始生产将在2007年4~5月开始。波音正按美海军授予的多年生产合同,以42架/年的生产率全速生产F/A-18E/F"超级大黄蜂"(SuperHornet)战斗机。EA-18G投产后,每年生产的42架飞机中,各型别的数量可按需要灵活安排,其中EA-18G最多可以有22架,E、F型的比例则任意。美海军在未来几年内将采购54架EA-18G,最终目标是购买90架(外加2架试验机)。(张洋 责编洪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