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字闺中 国内机器人有待市场驱动

   日期:2004-11-12     来源:中国工控网    评论:0    
 日前,2004国际机器人展览在北京农业展览馆开展,中国和日本的十数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展出了工业机器人技术的最新成果。从参展单位和展出的产品来看,国内单位以科研单位为主,产品多集中在教育与实验机器人,显示了国内机器人技术尚待字闺中,成熟的产品和应用难得一见。
  
  工业机器人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机器人的应用是人类多年的梦想,它能把人们从繁重、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解脱出来、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特别适合于多品种、变批量的柔性生产。
  我国的工业机器人从80年代开始起步,目前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操作机的设计制造技术、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技术、运动学和轨迹规划技术,生产了部分机器人关键元器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但在可靠性、应用范围和应用规模等方面,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日本NACHI的点焊机器人

  在这次国际机器人展览中,来自日本的FANUC、川崎、NACHI等企业展出的都是实用型机器人,如NACHI公司应用在汽车制造中的点焊机器人、FANUC的高速视觉追踪搬运系统等,它们都已经在各自应用中发挥着提升制造水平的重要作用。而国内参展单位展出的多是面向教育应用和处于实验开发中的机器人,以及极少数运用机器人技术的工程机械,还没有真正为制造业打造的工业机器人产品展出(沈阳新松未参展)。
  

FANUC的搬运机器人

  在此次展览的展示中,以863计划机器人技术为主题,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国防科大等承担的相关项目均取得了较大成功,如面向MEMS加工的精密定位技术、微型立体视觉机、模块化可重组机器人等,显示了我国机器人技术科研和设计的能力。从技术方面来说,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具备了独立自主发展的基础。但国内的机器人产业还没有形成,其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市场驱动。
  


  据专家介绍,国内对工业机器人能提高工业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能快速满足产品更新换代要求的作用还认识不足,缺乏“高投人高产出”的战略思维。另外,机器人研制生产单位和需求的结合不够紧密,还没有做到以实际应用带动机器人技术发展,许多科研还停留在纯粹技术的层面,得不到市场的认可和验证。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在国家863计划中的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自动化装备与机器人主题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解决了产业化前期的关键技术后,对产品进行全面规划,做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化设计,将积极推进机器人的产业化进程。同时,机器人与制造业的结合将更加紧密,机器人的发展有望在产业化方面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全年征稿 / 资讯合作
 
 
 
推荐资讯
可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