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研路 孜孜不倦行 |
今年“五一”前夕,50岁的七一六所研究员陈双龙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奖章是对他30年来献身国防科技的奖赏,也凝结着他对国防科技现代化做出的突出贡献。 献身国防科技 1974年,风华正茂的陈双龙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七一六所,开始了献身国防科技的生涯。 上世纪70年代末,陈双龙参加了仿真测试系统的研制,负责其中系统软件和计算机应用研究。每天一早,他就来到机房,端坐在计算机前,灵巧地敲击着键盘,全神贯注地观察荧屏上飞速闪现的各种数据,一张又一张的运算稿纸铺满了实验桌。其间,他解决了异步设备间的同步、异步通讯数据同步等问题。该仿真测试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 奖。 初战告捷,他又马不停蹄地向新的科技高峰攀登,主持多微机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研究。凭着对科学的敏感和在计算机领域的丰富知识,他提出了优先数据队列结构、快速公共存储块通讯、多时间的初始同步等新思路。他主持研制的多微机分布式实时操作系统经部级鉴定后用于多个重点型号、项目的产品中。 瞄准尖端技术 上世纪90年代,为适应形势发展,七一六所开始研制新一代设备,陈双龙又被任命为主任设计师。接受新任务后,他以满腔的热情对国内外尖端技术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根据产品技术起点高、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他带领设计人员大量收集国内外最新技术资料。他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加班加点,也记不清曾多少次奔波于兄弟单位间进行技术协调,更记不清有多少次带病坚持工作,最终项目组提出了具有上世纪90年代国际水平的设备总体方案,并在方案实施中提出了硬件功能层次化、软件结构层次化等新设计思想。在设计过程中,他解决了许多技术难点,终于研制出总体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的设备。 为国防育人不倦 “国防现代化是永无止境的课题,因此要把培育后续人才作为我们这一代人的首要任务。”陈双龙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996年以来,从产品主任设计师到研究室副主任、再到所副总工程师,陈双龙的职务越来越高,但他依然身先士卒工作在科研一线,用自己的言行感染着年轻人。某系统进入试验阶段后,陈双龙凭借在设备总体、系统软件、计算机应用和网络开发等方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科研功底,带领产品组的同志到上海、跑东北、赴西北,完成了样机功能目的试验、系统正样对接联调试验、系统陆上设计定型试验,使项目组的年轻人在大量的实际操作中增长了才干。 尽管工作十分繁重,陈双龙作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仍然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尽心竭力。他带的两名硕士研究生已成为七一六所技术骨干。作为产品主任设计师,他在工作中对年轻人言传身教,毫不保留地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给任务、压担子使年轻人迅速成长。 |